筼房暑中寄诗依韵酬答

宋代· 释文珦

豀翁若冰雪,明净不受涅。
经岁断知闻,使我心菀结。
佳句来清风,足以酒炎热。
山中有奇事,迟向秋深说。

远尘

宋代· 释文珦

忘名忘利人,傲岸孰能驯。
老去身犹健,閒中乐最真。
洁修松体貌,清劲竹精神。
日夕常相对,无缘更有尘。

寄赠林石田

宋代· 释文珦

人言石田无所用,我道此田好畦垄。
灵根至竟不曾枯,遍与人间作诗种。
田翁去作王门客,山翁复有居山癖。
两翁无奈路头分,朝朝莫莫空相忆。

越中三江斗门

宋代· 释文珦

斗门何代设,千古截寒潮。
水庙依枫树,湖田足葑苗。
众山临海尽,丛港达城遥。
落日淦歌里,西风动泬寥。

送雅上人自鄞归杭

宋代· 释文珦

之子幡然别,何人伴寂寥。
相从非世道,独去是寒朝。
目送孤帆远,魂随晓浪消。
重来须定约,莫待隔江招。

旅吟

宋代· 释文珦

逆旅新寒入,荒林败叶飞。
乡心空自动,衰病不能归。

开襟

宋代· 释文珦

开襟坐石床,岂是俗肝肠。
月露寒秋气,天风生夜凉。
禽猿四山寂,松桂满林香。
万事不相接,谁知幽兴长。

听野老所言

宋代· 释文珦

衰翁卧病山之阿,东村沈老来相过。
首言年饥若无备,次说时政多烦苛。
其间数事尽切已,具有本末非差讹。
农家累世服畎亩,此外宁复知其他。
世道愈变俗愈薄,天意亦复相折磨。
举贷养蚕不收茧,尽瘁耕耨田无禾。
千疮百孔正难补,前月里正来催科。
家贫乏钱办酒食,卖却养命双种鹅。
昨朝县吏又追唤,真如鸟雀遭网罗。
儿女啼号顾弗及,心如乱丝头绪多。
西邻寡妇更可念,譬彼坏木无枝柯。
饥寒交煎绝生意,母子牵挽沈於河。
句句皆从痛肠出,语罢涕泣俱滂沱。
民之多艰有如此,於乎彼苍其奈何。

村行与田翁语

宋代· 释文珦

门对芒陂柳半遮,老翁留客坐枯槎。
自言雨足好苗色,犹恐风多损稻花。

采菖蒲

宋代· 释文珦

雁荡高寒处,穿云采得来。
岂能同野草,容易有花开。
瘦节偏宜石,纤丛不受埃。
幽人知尔性,晓涧汲泉杯。

赵白云宗丞以诗送惠柳下谒浙西宪使包宏斋命

宋代· 释文珦

宏斋伊洛宗,白云风雅主。
二公在斯世,光艳烛寰宇。
白云归帝乡,宏斋庇寒士。
出处虽小殊,怜才酷相似。
吟诗贫到骨,白云古知音。
吹送宏斋前,雄词重南金。
乘流春浩荡,变化那可测。
君不见北溟有鱼会风云,一举自然生羽翼。

送兄

宋代· 释文珦

龙井山中枫叶愁,古塘桥外送行舟。
明朝相忆在何处,孤雁叫霜人白头。
关于诗人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