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柏大士生辰因读易豫卦有感作此

宋代· 释德洪

人间解纕沙,开视儿眼前。钵饭度永日,一裘支十年。

月岩与云壑,佳处辄留连。谁云道林黠,犹觅买山钱。

周庭秀爱湘中山水之胜定居十馀年宣和五年夏五月忽思吴中别余于湘上作此送之

宋代· 释德洪

词刃平生工斫伐,探怀每欲取公侯。朅来世事懒经意,醉看湘山不转头。

忽忆归吴泛千里,偶然尽室载孤舟。却将挥翰风雷手,且钓华亭万顷秋。

定身岩赞

宋代· 释德洪

淮山深处,容我卓锡。树下经行,岩间宴寂。六十馀年,胁不至席。

天子三诏,掉头不应。知不可致,南向加敬。山摇海惊,天空地迥。

后代儿孙,则反于是。如乳中虫,贪嗜世味。我寻其迹,为陨涕泪。

送琼大师归禅寂

宋代· 释德洪

近闻禅寂似丛林,总众能为世所钦。百巧难磨真实行,两涂不改岁寒心。

衣今椹色如栗色,语未吴音变楚音。盛夏入城缘厎事,扁舟湘水独相寻。

履道书斋植竹甚茂用韵寄之十首 其十

宋代· 释德洪

暂借人间路,未达忽如迷。石门端不远,归思乱筠溪。

愿监寺自长沙游清修依元禅师兴发复入城余口占四首赠之 其四

宋代· 释德洪

闲里虽无白业,笑中自有丹沙。啜我同游蓬岛,个中枣大如爪。

送澄禅者入蒋山

宋代· 释德洪

妙明廓彻圆当念,念未圆明颠倒转。譬如醉眼旋屋庐,屋庐岿然醉目眩。

要令鹘崙常现前,一切时中莫污染。昔日蒋山解颠草,一字不可饶两点。

丛秀轩

宋代· 释德洪

幽轩如镜净,峰好亸云鬟。不用称丛秀,为君名照山。

悼山谷五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人间识与不识,为君折意消魂。独入无声三昧,同闻阿字法门。

送凝上人

宋代· 释德洪

我生风韵无尘埃,扬清激浊心不回。少年不忍混白黑,出言动辄为身灾。

突汀出岸水必拍,乔木颖林风必摧。乃知此世要不免,毁誉于吾何有哉。

君今欲脱此等忧,献君一策真良谋。人言白璧为石头,唯唯慎莫分劣优。

坐中亦复发一语,众将环视如仇雠。此策简截君牢收,饱食熟睡且随流。

泛然四海无不可,人将爱与君同游。

汾阳十智同真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十智同真面目全,于中一智是根源。如今要见汾阳老,劈破三玄作两边。

警策

宋代· 释德洪

汝未办道业,何能超尘累。但观身精进,则知心猛利。

日中乃当食,食不敢尽味。夜分而后寝,寝不敢熟睡。

贪入光明想,贪證法明智。是名心出家,是名身出世。

大哉无累神,合此有道器。若具所行心,件件俱不是。

而称释氏子,动止是羞愧。

关于诗人

释德洪,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