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道见和复答之十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曾约还康山,披蓑共春锄。东林缚我屋,西崦置子庐。

愿监寺自长沙游清修依元禅师兴发复入城余口占四首赠之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过江问大沩路,失脚到小庐山。惭愧没个虏子,满堂都是乡关。

送先上人亲潜庵

宋代· 释德洪

潜庵九十一,自是百岁人。造物偶遗漏,顿置漳水滨。

先禅江西来,邈得渠侬真。展挂雪色壁,毛发皆精神。

三玄合水乳,五位透金尘。譬如百衲帔,岁晚思惠新。

臊僧不肯信,眼肉悬千斤。飞兔略燕楚,敏若臂屈伸。

衲子参活意,击电飞机轮。宁如臊僧徒,蠢蠢粘唾津。

衡山南台寺飞来罗汉赞

宋代· 释德洪

惟毗尼藏,称性之印。印一切法,无有少剩。而此尊者,跏趺不瞬。

外寂中空,幻灭都尽。诸佛子等,勿故起妄。于是像中,作去来想。

昔本不来,今亦焉往。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如一月真,无二无别。

于众水中,同时见月。像非异同,月岂生灭。以应缘故,光影清绝。

钟山众泉,石井异味。灵隐众山,小岭异翠。此岭此泉,皆飞而至。

示根境法,其实同体。如此大士,诸法成就。南岳庐山,宴坐驰走。

而事藏界,随处而有。虽證无生,亦不灭受。

补秀老遗

宋代· 释德洪

万壑摇苍烟,百滩渡流水。下有跨驴人,萧萧吹醉耳。

次韵张敏叔画桃梅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要看红雨滴残春,作阵惊飞乱蝶群。好在一枝长不死,谩烦诗笔扫烟云。

华光仁老作墨梅甚妙为赋此

宋代· 释德洪

雪里梅开何草草,欲问清香无处讨。回看水际竹丛边,寂寞闲愁洗妆早。

东坡戏作有声画,竹外一枝斜更好。但恐金须容易堕,额黄虽妙难长保。

笑笑先生独爱竹,雪壁风梢麝煤扫。应为冰姿不可传,醉里相忘亦颠倒。

惭愧高人笔下春,解使孤芳长不老。从来病眼错黄昏,隔雾相看更相恼。

履道书斋植竹甚茂用韵寄之十首 其八

宋代· 释德洪

南轩绝低小,亦无佳客过。相看两无言,径作对床卧。

次韵道林会规方外

宋代· 释德洪

湘山半夜雨,断我西湖梦。卧看读书灯,花作扶头重。

晓窗晴泼眼,倒挂闻么凤。起寻殿寒梅,小立幽香喷。

柳丝不胜绾,笋庭春脉动。春色已如许,乐事非一种。

平生所怀人,忽此笑语共。云轩为谁停,危坐山衲拥。

眼高空丛林,志大骨森耸。开怀见赤心,亹亹饱谈诵。

坐客鹤脑侧,我亦快心孔。袖中出新诗,笔力发豪纵。

风日丽醇酽,黄泥初扬瓮。舌根有沧海,潮辩自掀涌。

何当横枯藤,齧镞追两本。吾宗欲颠覆,支者例阘茸。

君能为我起,逸足王良控。我诗如石田,疏理终无用。

朝来强锄垦,秃笔时呵冻。摩挲铜鍱腹,博君一笑捧。

死心禅师舍利赞

宋代· 释德洪

地水火风,动暖坚湿。是中何从,出此坚实。盖众生心,引大法力。

化为光明,圆粹五色。稽首死心,骂人老贼。

愿监寺自长沙游清修依元禅师兴发复入城余口占四首赠之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自笑乾陪奉汉,人誇热肺肠僧。饭了脱剥打睡,椎门击撼不应。

关于诗人

释德洪,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