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英长老住石溪

宋代· 释德洪

三玄三要沈埋久,正令重烦振此宗。陷虎机关须毒手,活人眼目贵藏锋。

真诚莫负丛林志,大愿当追佛祖风。覆顶把茅休取相,同安曾著老黄龙。

次韵萧子植承务四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锦堂闻有传夫子,马鬣仓官卧夕烟。未展玉堂挥翰手,却来从我弄云泉。

次韵见寄二首

宋代· 释德洪

心亲出倾盖,气合论夙因。久已仰高谊,窃伏淮海滨。

夫子真自重,不减南国珍。笑谈带富贵,翰墨生精神。

譬如千江月,处处能分身。而予续高韵,坐客讥效颦。

安知磁石针,妙处无陈新。思君欲夜话,痛嗟隔城闉。

熟读寄来诗,秀色摩清春。便觉海棠雨,圆吭争滑唇。

游丝登百尺,飞絮沾泥尘。要当为设榻,敷以白氎巾。

看君把麈尾,抑气思旧申。凉肝藉苦语,激烈敢不遵。

云庵生辰十一首 其七

宋代· 释德洪

面目分明画里传,浑如父母未生前。此真若信同十智,三要方知具一玄。

无语临机成渗漏,粗心开口堕情缘。老儿今日亲分付,不写题衔款识全。

次韵超然洞山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油然无定似云闲,今在江南尽处山。肤寸顾吾真可度,奇峰如子未容攀。

履道书斋植竹甚茂用韵寄之十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汪郎工笔耕,万卷供犁锄。我方买牛具,赁屋邻子庐。

履道见和复答之十首 其八

宋代· 释德洪

静闻斗牛奔,闲数群蚁过。秋风拂庭槐,枕书欲酣卧。

寄李大卿

宋代· 释德洪

瓶盂又复寄西州,弥勒同龛古寺幽。睡起忽残三月夏,朝来拾得一帘秋。

浮云世事慵料理,断梗闲踪任去留。投老山林多胜槩,杖藜何日复同游。

读和靖西湖诗戏书卷尾

宋代· 释德洪

长爱东坡眼不枯,解将西子比西湖。先生诗妙真如画,为作春寒出浴图。

琛上人所蓄妙高墨戏三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年年长恨春归速,脱手背人收拾难。那料高人笔端妙,一枝留得雾中看。

和游南台

宋代· 释德洪

老思垂一足,饭想成沙纕。顿斧盘石上,分灯续螺江。

坐令遗迹地,咄嗟成宝坊。永怀青松下,睡快欣明窗。

曾侯有逸韵,诗律挟风霜。重来拜白塔,前身疑姓庞。

山僧作巴音,耸肩颀而长。愿施笔供养,普熏知见香。

吾观三公子,凛然万夫望。何当吐佳句,刻石照沅湘。

京师上元观驾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阁雨轻寒敛夕氛,青牛画毂已争奔。皇州浩荡风光里,紫陌喧阗笑语温。

冠压花枝驰万骑,帘垂绣箔卷千门。特传诏语君恩重,凝睇天阶谢至尊。

关于诗人

释德洪,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