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珣上人八首 其六

宋代· 释德洪

既了超四句,自然绝百非。电光石火上,不许更追维。

次韵超然春日湘上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暮年身世极南边,病眼愁看北客船。忆著金明池上路,宝津晴瓦隔霏烟。

永明禅师生日

宋代· 释德洪

教乘法檀越,宗门禅判官。今朝藏不得,推出与人看。

看看,夜行只管贪明月,不觉浑身露水寒。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湖水行歌鸭绿新,吴音清软十分真。但知客子幽情快,不管游人醉眼瞋。

戈昔曾闻能倒日,笔今犹喜解收春。剩将诗句藏深箧,归去须知展玩频。

题梦清轩

宋代· 释德洪

小轩人不到,脩竹过墙生。眼倦经长掩,身闲梦亦清。

微风吹篆缕,活火发茶铛。遥想佳眠夕,萧萧雨叶声。

次韵见赠

宋代· 释德洪

已甘老死长松下,赏音乃有如公者。谬当大匠许才能,名器从来岂容假。

但欣一笑说江乡,意气平生要倾泻。先生之诗自豪放,寒陋心知鄙东野。

此篇粹然有精思,百锻良金方出冶。汗颜缩手置袖间,对公谁敢言骚雅。

自怜华发住江村,地偏心远过从寡。茆檐扪虱鸟声寂,故絮悬鹑成磊苴。

右耳已从前月聋,更欲忘言到瘖哑。多生垢习磨未尽,公诗又欲临窗写。

何当看公醉岸帻,约束万象闲挥洒。眼寒独立梁宋郊,一尾追风睇奔马。

读罢新诗发长叹,春色惊回阿练若。浪秃宣毫和不成,自笑才悭真注瓦。

十一月十七日发豫章归谷山

宋代· 释德洪

急景穷冬一千里,笋舆部曲去匆匆。候船班草江津岸,曝日探檐山店中。

袖手归休今日是,隔生冤债转头空。湘西雪后青松径,想见声盘万壑风。

赠胡子显八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作官要自有家法,童稚熏蒸饱见闻。堆案文书谈笑了,先将勤政报君恩。

和珣上人八首 其七

宋代· 释德洪

毁誉不入念,方知心已空。魔宫并虎穴,还与道场同。

送忠道者乞炭

宋代· 释德洪

水行无声知其深,玉瑕不变知其粹。逆顺门高欢喜登,办心成就一切智。

杨岐卧榻有真珠,杜顺法身无纸被。焰上说禅炭里藏,不妨道者闲游戏。

木上人久游归宗赠之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携诗过我亦翛然,百孔寒光坏衲穿。日与庐山对酬酢,故应妙语嚼芳鲜。

登洪崖桥与通端三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同到洪崖桥上,水光射著山寒。为君更吐妙语,乞与西山老端。

关于诗人

释德洪,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