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亭上人长沙雪中怀古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数峰江上晓不见,指点先烦楖标条。却望苍崖寻折干,偃松梢重压龙腰。

余昔居百丈元夕有诗后十年是夕过京师期子因不至

宋代· 释德洪

北游烂熳看并川,重到皇州及上元。灯火风光记前事,管弦音节试新翻。

期人不至情如海,穿市归来月满轩。忽忆寒岩曾独宿,雪窗残夜一声猿。

送宗上人归南泉

宋代· 释德洪

灯外佳眠试冷斋,欲成归梦暗惊回。一轩秋色侵衣重,半夜波声拍枕来。

江国潮平人独令,海山家在意徘徊。倚藤明日秦淮上,看子风帆十幅开。

送僧游泗洲

宋代· 释德洪

浊流一千里,快泻如建瓴。解舟东湾桥,昼夜不得停。

忽惊万顷碧,一举当眼青。自推舴艋窗,出步杨柳汀。

精神觉萧散,鹤雏生翅翎。僧伽坐阅世,层崖登青冥。

生涯亦何有,随处悬盂瓶。洗心依老宿,湛意终残经。

回头大梁梦,尘迹俱凋零。余亦厌久客,行趁东扬舲。

会宿淮山阳,话此遭熏蒸。看君新句法,霜刀新发硎。

李成德画理发搔背刺喷䎳耳为四畅图乞诗作此四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呿口眼尾垂,欲喷将未发。竟以纸用事,快等船出闸。

次韵凭栏有作

宋代· 释德洪

金殿谁焚南海香,霭然芬馥扑回廊。数枝银烛高低照,两个清萤上下光。

风度素秋惊宿鸟,水舂碧涧濯游舫。栏干独倚无人问,细细孤吟月满堂。

寄道乡居士三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丹霞未见庞居士,已有言词满四方。何似他时亲识面,未劳语默强遮藏。

岭外大雪故人多在南中元日作三偈奉寄莹中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遍界不会藏,处处光皎皎。开眼失踪由,都缘太分晓。

园林匆生春,万瓦粲一笑。遥知忍冻人,未悟安心了。

和人夜坐三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忠子定应诗瘦,隆禅甘作书痴。两客绝无消息,千峰见我栖迟。

陈莹中由左司谏谪廉相见于兴化同渡湘江宿道林寺夜论华严宗

宋代· 释德洪

范韩醉倒眠荒丘,撼之不应民始愁。天生公副天下望,雷霆声名塞九州。

立朝严冷传铁面,坐令鼠辈惊鱼头。上前论事伤太直,逆鳞投笏来南陬。

长沙共渡一水碧,中流笑语惊沙鸥。湘西古寺夜对榻,高论自破千人浮。

华藏法界在掌握,遇缘即宗甘自由。世惊海隅在万里,我视阎浮同一沤。

坐中忽举毗卢印,印海印毛皆遍周。大哉此法本无碍,从公一游容我不。

次韵题贮云堂

宋代· 释德洪

云踪不容挽,乃曰堂可贮。知谁爱岳色,欲以遮藏故。

岳山冠世境,自昔庐诸祖。道德无鲜陈,世相有今古。

君看马驹儿,乃是僧中虎。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 其一 静隐堂

宋代· 释德洪

扶策经行此堂上,万峰翔集汉江津。山林未放公深隐,只恐功名逼逐人。

关于诗人

释德洪,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