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楞严经珣维那

宋代· 释德洪

尸罗清净心清净,寄迹南台亦偶然。室掩香灯见行道,壁悬巾屦伴孤禅。

宝书独欲烦君诵,法力真期迨我先。细味此诗如实录,他年僧史定须编。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 其五 崇山堂

宋代· 释德洪

襄阳林壑精神处,此地正如眉目间。笑看弓弯弄云水,风流那减谢东山。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绿遍西园春正残,青梅小摘嗅仍看。单衣初试殊清爽,更爱凉风掠面寒。

南安岩主定光生辰五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赠以之中击电机,不令点画入思惟。嘶风木马空成梦,喘月泥牛醉未知。

五蕴完全真死日,百骸消散是生时。云门函盖乾坤句,语默何人遘得伊。

在百丈寄灵源禅师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平昔追随骨海心,暮年粥饭并丛林。朅来万事撩人笑,此去青山为我深。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吏奸今古同一律,迩来间见复层出。一邑雀息行镜中,公则生明无别术。

放衙下帘调索弦,来禽青李浴清泉。吾侪呈押日课办,亦作岸巾相对眠。

雪夜读涪翁所作爱之因怀其人和韵奉寄超然

宋代· 释德洪

溪雨初收岸草微,柳丝堪入绿罗机。望中情远恨烟树,何处暖多嫌衲衣。

却信真人还有梦,岂关禅子未忘机。春风痛与传消息,教忆旧山新翠归。

寄题彭思禹水明楼

宋代· 释德洪

议郎诗眼发天藏,咄嗟办楼临汝水。遥知残夜笙歌散,月出东南人独倚。

纤云灭尽光下彻,微波不兴天著底。忽惊白昼在轩窗,试数游鱼见鳞尾。

平生肮脏笑伊优,官冷对人言少味。但余清境得厌饫,天应用此相偿耳。

我当兴发竟相觅,一棹西风健行李。登临尚能为君赋,要使江山增胜气。

余作进和尚舍利赞迁善见而有诗次韵

宋代· 释德洪

进公事业颇拔俗,欲凭妙语招遗魂。文章种性欠疏理,焦芽故态何足论。

心知高人笑谀墓,抱羞无地容逃奔。佳章忽来生喜气,风轮载我登昆崙。

徐观笔力作波险,正与醉素争弟昆。山高水深世听莹,爱子赏音知道门。

石霜普照珂禅师赞

宋代· 释德洪

漆瞳照座,骨相巉岩。横拈麈拂,寒拥云衫。五住名刹,道振湘南。

是谁之子,亲见云庵。

邹必东竹枕

宋代· 释德洪

黑甜谁欲当閒味,此枕令人稳称心。风骨子猷居处竹,典刑元亮醉时琴。

宜笼雾鬓清圆语,听学朱弦发越音。不用制囊裁古锦,春寒长搭闹花衾。

变禅者归蒋山见佛果乞偈

宋代· 释德洪

霸陵将军万人敌,射虎饮羽马躄易。下马视之辄一笑,宁知虎为草中石。

控弦复射又中的,砉然有声箭不入。将军但知为石耳,坐令疑虎心相失。

诸方今谁达此机,蒋山老勤默而识。变公心挂蒋山云,浩然欲归约不得。

洞庭青草水粘天,高帆摩空一千尺。仰看浪摧碧玉山,此时法界毛端集。

关于诗人

释德洪,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