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济道见寄 其一

宋代· 吕南公

君作王官效众儒,尚逢廊庙有为初。尘中白日虽牵逼,笔下清风肯破除。

欲去定成贤者隐,未归尝与俗流疏。人生到处随荣愿,何必江湖胜漆沮。

熙宁六年再至邓氏北轩感而书壁

宋代· 吕南公

窗扉暮阖晓还开,乞食寒儒去复来。土木不妨人冷落,诗书能使客低徊。

言如鹦鹉今徒尔,宿似夫不亦得哉。但识浮生皆寄托,莫从河汉论涓埃。

次韵彦臣感怀

宋代· 吕南公

不得经纶辅太平,枉于天地荷生成。少如贾谊频垂涕,老似樊须请学耕。

醉舞或将猴共势,饥吟时与蚓同声。若教眼底不识字,应已脱除穷困名。

慈济塔

宋代· 吕南公

僧说奸雄人,亦发归依愿。秪今慈济塔,乃自张崇建。

云空土石乾,碑倒龟龙断。悠长香火事,岂以非夫贱。

高赋亭二首 其一

宋代· 吕南公

耳外蜩螗响切才,眼前冈麓秀环回。曦光堕地收风尽,云脚遮山送雨来。

长恐易成多事恨,可怜难见绝尘才。何由上得昆崙顶,试使烦襟磊落开。

得乡信

宋代· 吕南公

乡信迢迢出旧山,琴心先落断弦间。数行文字传新事,几段悲欢破客颜。

闻喜竹林经雪好,想怜溪水逐年閒。征衫有泪归无计,一夜穷魂趁梦还。

君益惠竹杖

宋代· 吕南公

衰来病众难推荡,日觉筋骸非壮长。百亩锄耘致苦辛,万端应接皆牵强。

稀曾起处钟漏尽,多是归时星月朗。满腹经纶一意閒,垦田头绪重新讲。

偶逢过客语文字,突兀破坏如梦想。太息诸书不救饥,几曾货利微能仿。

故人怜我晚愁瘁,委曲相宽三复两。卒岁尝分蔽骭衣,方春又赠扶身杖。

修飂一竹信瑰特,知自何山精产养。数节包絣鹤胫连,碎花黝纠彪皮爽。

提携宛胜冰玉滑,顿卓便同金石响。野老生看每问名,耕儿熟见仍私奖。

未谙黄钺端许制,久惯青藜饶俗状。灵寿杖坚负曳劳,朱藤饰伪功程枉。

何如得此清峭干,本与雪霜争气象。旧谷遗根未陆沉,末年遇主成真赏。

已将蜡屐作游伴,更共文簦为静党。测渡无忧石涧淹,助跳肯畏泥坑广。

时修疆畎便指画,自牧鸡豚谁放荡。差可攓蓬讯髑髅,岂徒辟野披榛莽。

倾危屡济功转积,安稳利征吾滥享。辄莫飞飞向葛陂,要当受侮敲原壤。

古人五十徇乡礼,我为困穷聊早上。画戟彤弓且勿思,苍颜荷筱西村丈。

足疾

宋代· 吕南公

足疾在中年,萧衰只自怜。徐行如敬长,顽坐似逃禅。

欲适求新履,相忘任故鞯。思山徒有兴,登顿岂能前。

重游松溪偶题八句示升卿

宋代· 吕南公

七年前已到松溪,不虑重经有此时。寒苦惯为穷进士,清高长羡病禅师。

云山契分输今日,香火因缘叹夙期。庭柏森森秋实在,向来尘想误多疑。

道先游仙都至李尊师故居见余早岁题赠拙句存于屋

宋代· 吕南公

仙李枝条万国分,陇西旧望道家孙。曾经二十载还往,忽过七千馀晓昏。

人落九泉无可奈,诗存古壁更休论。困穷辞气君偏爱,太息南征返北辕。

次韵济道见寄 其二

宋代· 吕南公

追送城东但立谈,当时惜别恨騑骖。一封消息难频到,千里倾思只坐谙。

知有才谋当奋发,岂于州县却悲惭。为文尚喜多馀暇,寄我新诗似渭南。

病起 其二

宋代· 吕南公

病起南荣下,初寒仰日温。坐顽知力困,视慢觉神昏。

避俗无长策,沉思到故园。人生乃如此,微处共谁言。

关于诗人

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简称南公。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今江西黎川县裘坊乡一带)。北宋文学家。博涉丰富,书无不读,为文不喜缀缉陈言。熙宁中,(公元1073年左右)士方推崇王肃、马融、许慎之业,剽掠临摹之艺大行,独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闱不遇,遂退而乐室灌园,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贬,以斧名齐。元佑初,(公元1086年)立十科士,曾肇疏称之欲命以官,旋卒。南公著有灌园集二十卷,《文献通考》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