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和潘养大韵

宋代· 陈傅良

看花喜极翻愁人,京洛久矣为胡尘。
还知姚魏辈何在,但有欧蔡名不泯。
夕阳为我作初霁,佳节过此无多春。
更烧银烛饮花下,五陵佳气今方新。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 其四

宋代· 陈傅良

累觞以为欢,班荆以为仪。交际贵如此,勿使至意亏。

颇常怪小雅,鹿鸣至鱼丽。宾主礼百拜,六经似支离。

和孙伟卿杂言十章

宋代· 陈傅良

人事尽乡曲,田租了王宫。
独於大海枯,不改古井寒。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

宋代· 陈傅良

累觞以为欢,班荆以为仪。
交际贵如此,勿使至意亏。
颇常怪小雅,鹿鸣至鱼丽。
宾主礼百拜,六经似支离。

己未生朝谢莘叟兄送梅

宋代· 陈傅良

无岁探梅不恨迟,缉斋今送两三枝。
也知造物多生意,亦为畸人解笑颐。
壬子恰同身堕地,庚申还值国开基。
数家夸道明年好,好在长贫诵系辞。

送曹器远试临安二首

宋代· 陈傅良

青衫岂必贵,未得不可已。
皇皇海内人,趋走共一轨。
生前极浮荣,没后抱深耻。
他山有隐沦,一笑粲冰齿。
岂知天地间,树立在人纪。

和沈帅持要张漕季长韵二首

宋代· 陈傅良

欲杭一苇近声光,恨不先期燕子凉。
旧学甘盘聊此日,倦游司马尚他乡。
别从沧海山横斗,来自岷峨水滥觞。
不谓偶成三楚客,得为兰杜附诸香。

酬蕃叟弟韵

宋代· 陈傅良

朋游同一辈,伯季自相师。
薄宦俄衰暮,清懽仅暇时。
我怀青冢曲,子念紫荆诗。
但得无忧患,幽栖岂不宜。

还徐叔子犀带

宋代· 陈傅良

徐子赠我旧宝犀,宣和国工所事治。
玄玉十截黄四垂,厚且半寸径尺围。
方廉整不刻毫厘,金饰诸末柔丹韦。
寘之止斋光陆离,天吴海若不敢窥。
奈何骨相堪蓑衣,自得此带逢百罹。
我服黑角二纪余,岁月几半蒙蛛丝。
识与不识皆嘘欷,恨不披拂来隆墀。
湖湘老把乘边麾,次第三节登王畿。
修门再入留郎闱,上皇一见玉色怡。
阔步蓬山上坳螭,向者所恨今交讥。
惧沥肝胆得请归,自意永与渔樵嬉。
急诏适际潜龙飞,误恩狎至湛露斯。
古来逾分天不宜,百炊未满万事非。
还观椟中一解颐,吾腰安用尔带为。
徐子盛年修干支,才华不数纷纷儿。
请以带去藏待时,拖金县玉未可知。
招招车骑来何迟,苦勿留此令我悲。
君不见在昔十围终失之,终朝三褫事尤危。
况我昏睡谁护持,亦恐夜半神运蛟龙移。

张冠卿以前诗怀哉各努力人物古来少句为十诗

宋代· 陈傅良

朝鸡警冠剑,巷犬吠村坞。
胡然子列子,越在郑东甫。
永怀王黍离,莫与戍申许。
鸡犬各有役,人亦宜自努。

看笋和潘养大韵

宋代· 陈傅良

儿童才丱角,兵卫忽森戟。
十日不汝见,寻丈出咫尺。
隐几观物化,轩奋恣所极。
褰裳欲从之,世事有绳墨。

和丁端叔竹梅二诗韵

宋代· 陈傅良

空阶琤若下琅玕,全楚何人巧耐寒。
谁伴八龙长傲雪,萧然一榻卧袁安。
关于诗人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