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长芦

宋代· 张舜民

炎荒往返正三年,重过长芦古寺前。
万里风波行欲尽,停挠南望一潸然。

凌虚台

宋代· 张舜民

岐山四合与台平,半露园林叶未成。是处芳菲皆可惜,晚来风雨太无情。

山川不改秦云色,宫室长悬陇水声。唯有故园终不见,仓庚黄鸟向人鸣。

卧治斋诗

宋代· 张舜民

为治固有术,公卧有人立。
直须紧闭关,勿使庞公人。

秋暮书怀

宋代· 张舜民

爱静无由静,思归不得归。
干时虚碌碌,怀往迥依依。
菊酒还吹帽,玄霜未授衣。
知他蘧伯玉,曾悟少年非。

同刘贡甫学士登石鼓合江亭一首

宋代· 张舜民

乘兴俄成石鼓游,可堪摇落楚江秋。
岩中名字今何在,亭下潇湘古亦愁。
万里再惊金马客,一家重上木兰舟。
却令二水知人意,合势相邀向北流。

题木居士

宋代· 张舜民

波穿火透本无奇,初见潮州刺史诗。
当日老翁终不免,后来居士欲奚为。
山中雷雨谁宜主,水底蛟龙睡不知。
若使天年俱自遂,如今已复长孙枝。

双松堂

宋代· 张舜民

叹息前人布政优,手栽松竹助清幽。
当年拨土人何在,今日捎云势未休。
直幹几排雷雨怒,细声常伴管弦愁。
若为唤起王摩诘,画个浮休倚白头。

洒然堂

宋代· 张舜民

何必徜徉水石间,听君言语已孱颜。
三湘尽处犹逢竹,五岭回时却见山。
吏案总教如雁雁,灵源我且似鸥閒。
天边猿鹤皆相识,惟欠携筇日往还。

题赵大年小景

宋代· 张舜民

生长深宫不识山,骚人一见便开颜。
分明记得经行处,青草湖边第几湾。

济川堂

宋代· 张舜民

河流便当城,峻岭借为屏。
疑在金山寺,凭栏看北泠。

李侯新斋植松竹聊为杂言

宋代· 张舜民

尝闻君子居,一日顾必葺。
李侯作新斋,制度皆自给。
轩楹如肺腑,豁达可出入。
取竹渭水湄,移松陇山隰。
岁寒远相依,劲节久孤立。
栽培岂无法,根著至今湿。
清风在目前,独我得多挹。
归壤共无涯,往日不可及。
惟忧属后人,长半边声急。

哀虢县令犹子箅

宋代· 张舜民

匍匐岐山下,三呼已过时。
臧孙虽有后,伯道竟无儿。
自是终身痛,空留一县悲。
老人休雨泪,转面即逢伊。
关于诗人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