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春二首

宋代· 李廌

一点两点催花雨,章台走马无尘土。
少年去老能几时,买笑金钱不须数。
高阳酒徒多白发,长安佳妓今老妪。
共君把酒莫厌多,作意强作青春主。
文章放行多气焰,笔画把捉无精神。
愿得神王如六通,日写万卷酬青春。

范蜀公得请再致仕蜀公作谋命某次韵

宋代· 李廌

老恋林泉拒衮衣,高山景行众思齐。
久膺重任当先觉,独以清风激众迷。
越相家声千载後,商公旧隐白云西。
坐令贪懦趋忠厚,寄语狂童勿芥鸡。

封禅碑

宋代· 李廌

魏公如管仲,封禅止文皇。
侈心晚犹在,厥妇故敢猖。
诬彼七十君,哀哉为民殃。

观文恪王公乐道院巽亭在城上下临潩水

宋代· 李廌

氤氲蟠巽隅,峥嵘干斗魁。
芜城佳气缅,茂林朱槛开。
竹月静荫扃,松风绿摇杯。
开轩清流度,隐几遥山来。
恪公昔优游,弭节此裴回。
言念平生容,翻然九泉哀。
张老颂赵寝,雍门悲孟台。
歌榭奄凝尘,燕阁郁生苔。
侈靡一转盼,金碧复成埃。
独无不忘者,安用尔为哉。
恪公古遗直,劲气腾九垓。
岂惟甘棠爱。将与故国偕。
传家有元凯,上客尽邹枚。
聊兴胜士想,愧无能赋才。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

宋代· 李廌

楚女唱桃叶,楚巫歌竹枝。
壮士抚长铗,语阑亦兴悲。
君看拱把松,中有千岁姿。
蕣华不及夕,柯叶漫成篱。

嵩阳书院诗

宋代· 李廌

束发从政事,佩缓曳长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
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
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
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
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
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
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
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庐。
章圣旌隐君,此地构宏居。
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
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
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
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
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
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
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
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
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
愤彼释老子,遗宫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废迹可嗟吁。
连牋叩洛尹,移文讽使车。
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
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
却思鬻此者,於儒与何诛。
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
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夫人城

宋代· 李廌

庸将昧奇正,乘鄣罕书勋。
我登夫人城,想见畚锸勤。
攻瑕既遇坚,坐制乌合群。
异时古烈妇,鲜以智勇闻。
褒称励愚懦,敢讽贤令君。
作传续烈女,远绍子政文。
壁间画葆羽,俾如娘子军。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宋代· 李廌

问讯东海秦钓客,尔来闻已霸风骚。
缗明饵香我知愧,愧尔一钩连六鳌。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宋代· 李廌

穿云上虚无,彷佛凌倒景。
微茫鸿鹄背,指点众山顶。
出日上扶桑,徘徊万林影。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

宋代· 李廌

山河接巴徼,关塞断秦云。
谁为万里侯,节制锦江濆。
强项毋狥指,曲钩难致君。
勿因朝廷远,俯首俗吏群。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

宋代· 李廌

诗翁诗思与春争,落笔风雷纸上生。
雪棘满颐心尚壮,君看岩电射人明。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宋代· 李廌

阳崖转窅窕,层林蔽重阴。
披榛过舆马,缘云得幽寻。
坐觉真境寂,兹焉悟赏心。
关于诗人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