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智圆
远携瓶锡秣陵城,又逐秋风过四明。白石清泉寻旧约,碧云红树动离情。
路从朱雀桥边去,舟自丹阳郭里行。惆怅客中频送客,更堪疏柳暮蝉声。
衡门牢落雨苔斑,病起深秋气象闲。
照水未能嗟白发,倚栏重得见青山。
风高砌木蝉犹噪,社近茆堂燕已还。
孤坐孤吟又终日,有谁来此问衰颜。
萧萧墓后千竿竹,郁郁坟前一树松。
此处不须兄弟哭,自然相对起悲风。
龙盘虎踞景堪寻,王气消亡信祸淫。结绮临春何处是,数声啼鸟暮烟深。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