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聪上人林亭

宋代· 释智圆

四面远尘迹,吟过称野情。
阶闲秋菓落,池冷月华生。
倚竹蝉声断,开琴鹤梦惊。
却来还有约,未可厌逢迎。

拟洛下分题

宋代· 释智圆

茯苓人本自松根得,
名因象物彰。为医君可信,
除疾我偏良。捐躯必自强。
无劳问踪迹,名字在仙方。

读杨子法言

宋代· 释智圆

秦焚汉杂道何孤,荡荡皇风岂易图。
空有法言为世范,不知来者肯行无。

赠清义律师

宋代· 释智圆

律藏精持世所稀,淡然高趣自忘机。
禅开静室苍苔遍,饭起闲窗独鸟归。
雪岳夜钟清度枕,水轩秋月冷侵衣。
吟馀讲罢无他事,人外时容扣竹扉。

赠诵经僧

宋代· 释智圆

寂淡无馀念,泠泠诵佛言。
清香飘静夜,明月冷闲轩。
幽壑来精怪,霜林息断猿。
堪嗟浮世里,尘事竞暄暄。

寄西山智道人

宋代· 释智圆

净业修持久,攀缘念已摧。
冰潭残月在,古岸夜禅回。
像烛微留焰,炉香冷变灰。
时逢旧参侣,闲坐话黄梅。

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

宋代· 释智圆

试金石真伪立可辨,
贞姿号试金。虽无褒贬口,
似有是非心。采取山溪远,
缄藏箧笥深。矿人如未决,
终日自相寻。

孤山闲居次韵酬会稽仁侄见寄

宋代· 释智圆

山耸湖心住任缘,考槃茆舍闭深烟。
月澄秋水牵吟思,花满春岩照困眠。
触石微云闲致雨,鸣臯孤鹤静闻天。
会抛此景相寻去,渺渺沧江片席悬。

读白乐天集

宋代· 释智圆

李杜之为诗,句亦模山水。
钱郎之为诗,旨类图神鬼。
讽刺义不明,风雅犹不委。
于铄白乐天,屈起冠唐贤。
下视十九章,上踵三百篇。
句句归劝诫,首首成规箴。
謇谔贺雨诗,激切秦中吟。
乐府五十章,谲谏何幽深。
美哉诗人作,展矣君子心。
岂顾铄金口,志遏乱雅音。
龊龊无识徒,鄙之元白体。
良玉为碔砆,人参呼荠苨。
须知百世下,自有知音者。
所以长庆集,于今满朝野。

登武林高峰

宋代· 释智圆

千寻堆冷碧,极顶绝尘踪。
雨霁闻清籁,云开见别峰。
落泉喷怪石,惊鸟入深松。
吟罢凭栏久,遥天起暮钟。

浙江晚望

宋代· 释智圆

景象依依满目前,倚筇闲望思凄然。
隔云清磬山傍寺,照水孤灯渡口船。
荡漭落潮平古岸,参差归雁没遥天。
钱王霞业今何在,牢落荒城积野烟。

书通上人城居

宋代· 释智圆

禅房萧洒闭重关,祖意明来万事闲。
高卧有时消白日,静吟无念忆青山。
扫花晚砌留苍藓,剃发秋池照病颜。
堪笑林泉深隐者,不知幽趣在人间。
关于诗人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