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谒双庙

宋代· 朱松

幽陵胡羯残中原,列城束手天子奔。天留巨孽毒梁宋,贼垒环堞如云屯。

凶波滔天不可遏,塞以束薪何足论。力凭孤墉阻其怒,不尔荐食无黎元。

堂堂许张勇且仁,指挥羸卒气愈振。上书行在论贼势,想见愤色吞妖氛。

人间贫残容力避,只有一死由来均。二公就此得处所,至今日月名争新。

遗祠突兀岸清洛,英气凛冽横穹旻。尚闻馀荫福兹土,天假威柄酬忠勤。

布衣尚悬千古泪,肉食宜鉴当年因。焚香再拜三叹息,九原可作从斯人。

芍药二首 其一

宋代· 朱松

红颜素脸出春残,袅袅传传态自完。闻道扬州冠天下,何年跨鹤往吟看。

杂小诗八首 其一

宋代· 朱松

身将双影背闽山,伴我江南去又还。欲寄道人檐下宿,此身都未似云闲。

确然雪中见过

宋代· 朱松

雨断雪将堕,天低云可攀。谁穿东郭履,来款山阴关。

故人金公子,身窭心甚闲。道机久纯熟,世味饱险艰。

一杯不可缓,软此双脚顽。未忘膜外境,忽涌胸中山。

白眼槩六合,谁云书生孱。万类宅天壤,细观真市阛。

攫金掩醉眼,倚门眩朱颜。哀哉儿女态,今古可笑讪。

坐令一世豪,偃蹇栖茅菅。先生谈天舌,久挂屋壁间。

置之且默坐,观我无所还。纷纷造物机,颠倒转愚奸。

于我何所歉,莫叹箪瓢悭。

赠永和西堂道人

宋代· 朱松

苍山抱岑寂,丈室掩虚白。道人尘机断,宇宙一西壁。

是心如焦谷,浩劫永枯寂。一句从谁闻,投老承此力。

相逢不相问,未省谁主客。咄去真俗人,胡为来役役。

牛尾狸二首 其一

宋代· 朱松

压糟玉面天涯见,琢雪庖霜照眼明。投箸羞颜如甲厚,南山白额正横行。

匀道人之玉山戏作两小诗送之 其二

宋代· 朱松

道眼无尘万景随,沧江秋色入新诗。归时人问江南好,只道君行到自知。

次韵谢绰中游报国寺诗

宋代· 朱松

掩关味诗书,青简亦已槁。相携出东城,及此风日好。

僧檐覆溪渌,共取一尊倒。眷此松桂阴,不接车马道。

慇勤玩流光,齿发行且老。诸公奠九鼎,帝室欣再造。

优游容我辈,放浪事幽讨。念君东山姿,文字富天藻。

风期在经纶,弹冠苦不早。宁知如子云,白首太玄草。

杂小诗八首 其三

宋代· 朱松

松风十里客襟凉,路入江南选佛场。欲问道人三世事,楼钟重听未应忘。

芍药二首 其二

宋代· 朱松

舞困春风睡思深,东君更与缠腰金。颓檐醉尉花应笑,那有当年幕客心。

灯夕时在泗上五首 其一

宋代· 朱松

灯花作意照归人,短棹扁舟寂寞滨。帝力如春苏万物,遥知太一不威神。

招民表

宋代· 朱松

清眠有味日方永,褦襶妨人推不省。疾草尺书招故人,一水未济岂非命。

此身何啻千金直,天下未可两臂等。垂堂之戒其敢忘,晚识风波失前猛。

天怜我辈少如意,晓起屋梁飞倒景。侧身鸟行溪上路,遥知倚筇唤烟艇。

信眉相对真梦寐,岂不惜此一笑倾。莫谈世事令舌强,快读新诗频首肯。

与君好恶真磁铁,失足尘途若为骋。北窗风月夜吞吐,持此邀君共幽屏。

净洗多生内热尘,更有僧庐千尺井。

关于诗人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