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行

宋代· 刘攽

关西居人多闭屋,屋底老翁相向哭。县官禁钱钱益轻,百姓无钱食不足。

平时斗粟钱百数,今者千钱人不顾。大家萧条无十金,小家流离半逵路。

忆初铸钱为强国,盗贼无端皆得职。迩来救弊因宽民,盗贼自苦民逾贫。

安得万物皆为铜,阴阳炽炭造化工。铸钱万万大似尺,官定足用民家丰。

闻王深甫下第

宋代· 刘攽

骅骝历块误颠蹶,卞子抱璞空归来。天下何会识琬琰,市人空复尚驽骀。

次韵和韩持国雪二十韵

宋代· 刘攽

层云升苍莽,密雪乱高低。巧致欺工倕,繁多感计倪。

因高宜岳镇,善下及涂泥。海变方朝若,天通忆命黎。

悬檐垂龃龉,投隙置刀圭。冥顼豪无赖,娥舒弱易迷。

清心还自照,正色故思齐。报曙端成误,惊春妄问奚。

林珍翔鹭鹄,玉气堕虹蜺。猎野甘燔兔,登川快臛蠵。

风回飘柳絮,日暝乱醯鸡。虫篆初难辨,庖羔久未刲。

冥鸿愁径度,饥雀怆单栖。律验知阳复,天旋测气跻。

浮生共羁旅,外境本筌蹄。置酒容高会,论文慰解携。

诗从载涂唱,赋为骋妍题。数听波涛辨,滔滔百仞溪。

和原甫郓州乐郊诗

宋代· 刘攽

人事有背向,胜游不长绝。闻公乐郊行,慷慨矜岁月。

东山翠屏秀,卢水寒玉直。尚有昔来人,借问宁异昔。

菱蕖乱幽芳,梧竹凝茂阴。始知秋意高,讵厌徂岁深。

因宜付乐妨,大巧当不为。岛鱼皆自欢,贤者能勿违。

华堂庇深沉,皋壤极虚旷。清池湛明辉,寒郊无近响。

公来会旌旆,公晏盛笳鼓。鲁酒若醍醐,齐讴艳巴楚。

采芹自胥乐,食葚怀好音。因成池上篇,为想思归吟。

和王平甫韩干画马行

宋代· 刘攽

韩干画马出曹霸,得名不在陈栩下。诏令师栩辞不可,苑中万马师在我。

王侯读书爱此言,由来能事须天然。看图作诗寄慷慨,锦文织字珠联联。

乘黄騕袅久埋没,安西大宛路超忽。丹青能令千万年,不比燕人空市骨。

霜蹄踣铁精权奇,耳截筒竹稍垂丝。超然抉后三十尺,一日千里御者谁。

舐笔和铅人所同,尔今独成第一工。神凝意会不可料,天驷降精来此中。

少陵作诗讥画肉,惋惜骅骝气凋缩。未知良工尝苦心,空使时人争贱目。

九皋相马观天机,神隽不辨黄与骊。

君知画手贵自我,何若相法非有师。拙工俗子纷纷是,畏避权豪如畏死。

生栋湿涂多覆屋,巧书掣肘真难使。吾知公诗正如此,丈夫特立嗟已矣。

初秋馆中呈诸公

宋代· 刘攽

掖垣星宿上清居,金马文章次石渠。雨定枫槐含秀爽,秋还楼阁长空虚。

上知景伯无人事,恩许黄香未见书。不奈客嘲聊自解,下流仍复愧应璩。

寄仲冯

宋代· 刘攽

终南秋雨色如新,旧国登临易思人。废塞池台馀气象,埋藏金玉见精神。

三公七相空丘垄,万户千门尽棘薪。安得身随飞鸟翼,相从谈笑折西宾。

夜携贾十五过巨源作

宋代· 刘攽

鄙夫开年便四十,白发垂颐眼眵涩。不甘老态日见侵,自计多忧诸病集。

待诏侏儒饱欲死,囊空有时都绝粒。丈夫立气须激昂,岂能中夜牛衣泣。

朱门贵人那易见,后生美仕尤难挹。敝裘败屦欲安往,蹭蹬通衢还独立。

贾侯游从久不厌,孙君风谊今相入。由来大瓠矜濩落,尚喜灵珀勤收拾。

暮通水火并邻居,巷无牛羊时屡及。泛爱已许金石坚,觉我衰迟情汲汲。

清霜著屋万瓦明,白月当空北风急。排门上堂童孺欢,青灯照书简编缉。

纵谈自尔外形骸,虚舟不值呼张翕。赤桐烧酒倾玉杯,念君屡空此遄给。

葡萄紫熟梨甘津,寒菹盈盘更啜汁。酒肠虽狭底能足,邂逅欢娱论串习。

百牢九鼎亦尽空,金带玉符谁等级。三更还家灯火断,浩气凝虚荣都邑。

斗杓落北草木死,层冰凝水鱼龙蛰。何时春雷起霖雨,宿云温媚天衢湿。

曾鲁公挽诗 其一

宋代· 刘攽

扶阳诗礼乐,丞相始安车。世祚公之鲁,门风行在书。

三朝推帝赍,九叙见民馀。古有骑箕事,今知定不虚。

伤丁元珍学士

宋代· 刘攽

休沐非连骑,投沙迫去身。似鸮忧鵩鸟,比鹤望乡人。

梦与江湖隔,情存翰墨新。定交相得晚,抚事亦酸辛。

五行王相诗

宋代· 刘攽

长生不我欺,幼学每自坚。沐浴蕙兰芳,呼吸朝霞鲜。

冠带谒紫皇,左右宾列仙。临官太清上,拜赐玉案前。

帝王固陈迹,圣智不足甄。衰容了成稚,白发倏更玄。

病笑留侯晚,妙许成子贤。死者不复作,尘埃殊可怜。

墓隧侵人居,海水为桑田。绝迹自此远,飘飖周九天。

胎化两珍禽,羽翼为我先。养志幸有成,眷言惭自然。

之官庐州初至仪真寄原甫

宋代· 刘攽

家居非不欢,禄仕亦岂急。愧身无所劳,而兹养生给。

方刚幸未艾,黾勉冀有立。谫智无远图,挈瓶庶云及。

圣教非一方,吾愚宁妄执。所惭鹪蝘微,不过枝与粒。

悠悠我之思,去去异乡邑。大江浩东流,客悲莽交集。

登船眺洲渚,暝色际日入。鬒变谁昔然,怅焉寄兹什。

关于诗人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