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东山村舍

宋代· 文同

八十雪眉翁,灯前屡歔欷。
问之尔何者,不语惟抆泪。
良久云老矣,未始逢此事。
种粟满川原,幸已皆藏遂。
喜闻欲登熟,近复失所冀。
有虫大如蚕,日夜啮其穗。
群鸦利虫食,剪摘俱在地。
驱呵力难及,十止余三四。
供家固未足,王税何由备。
瘠土耕至骨,所得几何利。
又令遭此祸,不晓上天意。
在世幸许年,必以饥馑死。
闻之不敢诘,但愧有禄位。
移灯面空壁,到晚曾不寐。

秋兴二首

宋代· 文同

晨风吹茂林,夕露下芳畹。

秋容变憔悴,复此白日短。

萧萧岁华暮,冉冉节物换。

浩叹倚前楹,使我心曲乱。

上清宫

宋代· 文同

琼台横紫霄,上有缥缈居。
云霞抱窗户,日月循庭除。
飞羽下金辇,隐芝吟玉书。
俯首视人间,人间臭如帤。

晚兴

宋代· 文同

众吏晚已散,西园常访寻。
覆棋苔阁静,行药草桥深。
草色晴承屐,检阴密洒襟。
山蚿欲重赋,倚竹听清音。

兴元府园亭杂咏·北轩

宋代· 文同

天上之贵神,所居皆在北。

有轩正相望,慢恐取阴劾。

余常过则趋,不敢兹少息。

兴元府园亭杂咏·激湍亭

宋代· 文同

高轮转深渊,下泻石蟾口。

临之设轩槛,清绝更无有。

爱此山中来,应须坐良久。

守居园池杂题·竹坞

宋代· 文同

文石间苍苔,相引入深坞。

莫撼青琅玕,无时露如雨。

宋代· 文同

来观古柏丹渊客。丁已年五月二十三日题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宋代· 文同

求治亲垂诏,观文自著图。

何曾凭喜怒,未省蔽谗谀。

尘世留微号,烟霄返旧都。

悠悠增筴验,难问鬼臾区。

田舍

宋代· 文同

园林晓气清,篱巷夕阳明。
石窦闻寒碓,烟坡见晚耕。
豚蹄供祷赛,龟壳问阴晴。
欲识丰年乐,一村鸡犬声。

王会之秀才山亭

宋代· 文同

盘盘翠城山,君在城中住。
溪流第索转,冈势复回互。
苍林无春冬,啼鸟常旦暮。
漠漠领头云,霏霏岩底务。
中间列亭榭,佳景实天付。
物象皆自然,人巧谁能寓。
浮生欲何事,有此即乐处。
况君弟兄贤,信道各已固。
诗书诲儿侄,觞豆燕逢遇。
敢问彼簪裾,何发此巾屦。

咏柳

宋代· 文同

风外挂帘夸软甚,雨中盘砌奈长何。

一般草木缘何事,听唱骊驹尔最多。

关于诗人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