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曾少卿欲见余近作录数篇寄之以诗为谢且

宋代· 魏了翁

西风萧萧吹鬓急,独立长空倚天壁。
俯看沧海环九州,仰视青云行白日。
夜归蟋蟀鸣秋床,触处万宝西风香。
而余生世竟何事,也翠兹影蜉蝣裳。
冥心宴坐自探测,善利几微如白黑。
江西夫子最知心,欲往从之后土湿。
忽来诗句悬清风,拱揖孔孟麾瘠癰。
便思载酒巾车童,一夜壮气干星虹。

蝶恋花 和孙蒲江□□上元词

宋代· 魏了翁

又见王正班玉瑞。霁月光风,恰与元宵际。横玉一声天似水。

阳春到处皆生意。

十载奔驰今我里。昔□元非,未信今皆是。风月惺惺人自醉。

却将醉眼看荣悴。

次韵荆门张守寺簿

宋代· 魏了翁

书来寄我赋归辞,谅子知其不可为。??牛羊刍牧隘,嗷嗷鸿雁稻粱衰。

有饥有溺己饥溺,后觉后知谁觉知。细玩海州三奏藁,前贤风味俨重窥。

朱邵州挽诗

宋代· 魏了翁

杏园犹记赏花同,忍看前旌照眼红。
民命一丝悬晷刻,仁心触处作春风。
棣华韡韡天伦厚,湑叶裳裳世泽隆。
万事纷纷缘手尽,只将孝友诏无穷。

江城子·梦随瘦马渡晨烟

宋代· 魏了翁

梦随瘦马渡晨烟。月犹弦。稻初眠。宇宙平宽,著我一人闲。梦破枇杷香满袂,应唤我,驻行鞯。王氏之门枇杷花正开。雁声砧杵落晴川。抚流年。叹区缘。随世功名,未信果谁贤。目断孤云东北角,离复合,断还连。

通泉李君

宋代· 魏了翁

士为浮名若挂钩,夫君心事独休休。阙书不害为全马,误笔何妨作牸牛。

少铁赢铜閒计较,着蓑衣锦等风流。世间自有真轻重,归把功夫向里求。

江城子·一襟满贮梓城春

宋代· 魏了翁

一襟满贮梓城春。笑声频。笔挥银。自有江山,长是管将迎。不似如今归去客,云外步,水边身。萧然今代杰魁人。混光尘。越精神。不把浮云,轩冕拂天真。化洽堂边应创见,人物旧,榜颜新。

和宇文汉州

宋代· 魏了翁

房公胸中妙刀尺,剪刻玻璃贮寒碧。今侯著楼于其上,竹色荷光得良觌。

诗来殷勤问故侯,别日虽赊情转密。因思当年飞盖游,鸥鹭不惊潜鲤出。

春浓雪絮人影乱,秋老云松半天屹。苏公二十四桥月,尚爱西湖风月夕。

江山好处馀恋嫪,纵不即人人自即。况今檐撩云与齐,激楚高歌友朋集。

向来寒乞翻自嗤,诗扫黄泥已无迹。功名老我后加鞭,文字馀人先夺席。

欲搜万象供刻画,自有此湖难此笔。终当为君记斯游,摹写苍颜真六一。

送王考功

宋代· 魏了翁

分部设将漕,黈旒寄聪明。直须撼山岳,亡但采畸赢。

而况江以东,襟淮翼吴荆。民力九十空,所恃人为城。

南宫辍望郎,方输饷连营。荧煌鹊锦袍,明日趋遐征。

阳春脚未到,淑气先流莺。向来嵇中散,仅试薶九京。

阿兄亦未究,有书今在楹。驱车踏前轨,若木以为程。

千里隔香案,洗目观澄清。

峨眉主簿乐

宋代· 魏了翁

尹心随处验,舜乐切身看。春味注胸臆,秋河悬笔端。

胡为铁研弊,才脱纻袍酸。天匪梦梦者,吾于由也观。

念奴娇(绵州表兄生日绍定壬辰五月)

宋代· 魏了翁

被东风吹送,都看尽、蜀三川。向涪水西来,东山右去,剑阁南旋。家家露餐风宿,数旬间、浑不见炊烟。踏遍王孙草畔,眼明帝子城边。
万家赤子日高眠。丝管夜喧阗。自梓遂而东,岷峨向里,汉益从前。人人里歌涂咏,愿君侯、长与作蕃宣。我愿时清无事,早归相伴华颠。

许侍郎同饮郊外王氏亭分韵得风字

宋代· 魏了翁

万绿成帷涨晚空,不知门外几番风。
月拖树影阑干角,烛挟花阴酒盏中。
饮隽青山如有问,曲终远意浩无穷。
登临此地知多少,气味应难似此同。
关于诗人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