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沧江头二首

宋代· 魏了翁

夏畦初雨桔槔閒,读易幽人昼掩关。
厚筑根基文考室,不辞卷撮要为山。
剩栽晚岁松筠友,长伴沧江冰雪颜。
门外斜阳迷客路,屋中行李去家还。

次韵李参政见遗生日

宋代· 魏了翁

月暗书中色,霜彫镜里年。
滔滔时易失,落落意难传。
信己终违俗,随人谩辱先。
输他南阁老,欹玉弄寒泉。

次韵□丞兄闻丁卯十一月三日朝报

宋代· 魏了翁

傥来得丧本无关,或为鸿毛加太山。
纵昔尹鼯宁有损,及今投裔枉为奸。
为私界分分明甚,狂圣途程念虑间。
初学粗知真富贵,从今克复原睎颜。

长女生日

宋代· 魏了翁

两地耶娘正健强,门楣况是得安郎。
七年重会非容易,且为新阳酹一觞。

水调歌头 王总领□□生

宋代· 魏了翁

轻露瀹残暑,哉魄拟初弦。天台万八千丈,中有紫霞仙。

正理中枢旧武,却忆邻环昨梦,重上蜀青天。只守伯禽法,駉野万云烟。

锦川星,郎位宿,又移躔。为无结辈十数,踏遍蜀山川。

人识绍兴奉使,家有显谟科约,慧命得公传。从此造朝去,两地亦青毡。

韩少谟挽诗

宋代· 魏了翁

镜里孤鸾背影飞,庭前玉树向人稀。
尚思别我成都去,忍听虞歌薤露归。

张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请名以观而通守江

宋代· 魏了翁

渠河有水清且涟,弄丸之暇游其间。
风轻沙暖鸥忘机,天开日烜鱼逃筌。
山中不知岁月改,春洲六度听绵蛮。
闻人昔游不到此,岸容山色如有冤。
永平教孚讼亦简,为我卜筑河之干。
临流兴怀叹不足,因思孔圣感逝川。
岂无日景自北起,亦有天运从东旋。
风霆流形草木贲,星辰垂象郊原宽。
乾坤坎离更见伏,春秋代谢相回环。
虽将此理醒群聩,更向川上观微澜。
存神过化义亹亹,行著羽察心閒閒。
子思渊渊达天德,子车混混穷原泉。
东流不休发吕氏,潺湲远望悲屈原。
圣贤分量已差等,后来承误滋可叹。
或嗟年衰劝努力,或谓时逝宜游盘。
须看龙见水归壑,又识雨降云蒸山。
阴阳翕辟本无閒,俗儒但作死生观。
河南挺生二程子,指示道体镌冥顽。
人能於此发深省,致知格物兹其端。
神徂圣伏二千载,是心长与江瀰漫。
文通为挥五色笔,大篇长句垂不刊。
春风沂泗俨在此,居人莫作渠阳看。

讲筵侍立三首

宋代· 魏了翁

须臾讲殿报斑齐,拜罢东升一半西。
两序公卿皆赐坐,史臣讲读中阶隮。

次肩吾庆生日韵

宋代· 魏了翁

男儿生世果何事,卜士诗之闾史书。
内美元非私正则,天彝岂但付胥余。
滔滔大化亘千古,职职群生同一初。
此事年来才信得,从前浪走只成疏。

送刘类元

宋代· 魏了翁

突兀脩名磊磈胸,一鸣冠蜀未酬公。十年解瑟无调瑟,百载张弓未弛弓。

剥啄门边谁主客,毕逋城上孰雌雄。引吭为作朝阳瑞,携取香名寿乃翁。

九日分韵得寒字

宋代· 魏了翁

奇月必用重,谁与开其端。
贵阳而贱阴,於此亦可观。
况於五阴后,苍龙挂高寒。
林疏山骨瘦,宇静天容宽。
砉然遇九九,黄菊纷阑斑。
且开五言城,聊寄一夕懽。
凄其义熙后,甚矣天宝间。
陶社千古心,知者良独难。

次壁间韵题怀安道上三州王氏亭

宋代· 魏了翁

满壁故人何在,倚阑心事谁同。蚤径游丝罥日,乱山瘦马行空。

关于诗人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