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刘敞
前日君远游,相怜每独悲。宁知君未返,自笑还若兹。
贤者易姓逃,圣者微服驰。圣贤不必容,吾道其如饴。
浮舟颍水清,远与尘嚣违。卜邻西郊郭,得近樵渔期。
主人文章伯,声望高一时。平生莫往还,见我如旧知。
势与年俱忘,胸中坦无疑。人当意气展,何有忧寒饥。
反思万类情,纠缠未易推。向者虽定居,睽孤常不怡。
迩来暂奔走,师友足自持。物或损而益,吾又何怨为。
且苟无陈人,吾岂能至斯。岁穷景萧条,多感令志衰。
须君济其弱,嗟子何当来。
武溪之山兮,高下而相乘。卑不可越兮,危不可凭。
逍遥不期远,趣足外嚣尘。谁谓持斧客,翻同高卧人。
江芦烟叶重,岩菊露香匀。爱惜凌寒意,留欢过小春。
城头梅树花初发,每到花前忆剡中。白水碧山应不少,与谁携手过春风。
忘年一倾盖,适意两虚舟。老去翻相失,人生固若浮。
萧条蒿里饯,零落竹林游。知与不知者,同时俱涕流。
紫薇异众木,名与星垣同。应是天上花,偶然落尘中。
艳色丽朝日,繁香散清风。㛹娟虽自喜,幽寂逝将终。
主人谪仙籍,浩歌沧浪翁。卜居抗静节,搴秀怜芳丛。
猗狔庭中华,固为悦已容。如何又将去,含意默忡忡。
青苔侵履綦,摇落知岁穷。独赖君子德,庶几甘棠封。
劲云翔空林,积雨荒茂草。哀鸣闻离兽,惊栖见羁鸟。
时逝运自颓,物壮势还老。感至境寥怆,悲来色枯槁。
玩此岂有极,辨之苦不早。如何复伤别,咫尺成远道。
青青水中蒲,谁能移之陆。妇人系所徇,憔悴甘独宿。
雨中无复故人居,寂寞闭门三日馀。却信袁安似有道,未知原宪定何如。
浮云极目无由卷,积藓侵阶不易除。正赖高眠堪自遣,时时纷乱满床书。
落日孤城闭,高风暮角愁。边声乱归马,物色向新秋。
尚有单于怨,仍传出塞忧。时平翻感激,不语看层楼。
华发星郎七十馀,碧山遥访羽人居。白石不为天上药,淮南欲试枕中书。
长缨自濯沧浪水,高盖仍瞻驷马车。福地神仙应易致,几时南岳侯乘舆。
城东与城西,相去咫尺耳。不得同朝夕,譬如隔山水。
况兹历三秋,正复累百里。念我谁与游,怅然岂能已。
古人称莫逆,未必居密迩。自嫌感豫深,更失笑谈理。
寡陋使心忧,空虚见人喜。观过而知仁,且当谢君子。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