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宪送牡丹用海棠韵复走笔戏和之

宋代· 张栻

绿叶满园风雨余,君家花事岭中无。
眼明见此复三叹,京洛名园忆上腴。

憩清风峡

宋代· 张栻

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知经几摄提。还有石桥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

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寿定叟弟

宋代· 张栻

年年桂绽菊开时,长忆芳樽共一卮。
请诵周人和乐句,全胜三叹陟冈诗。

闻定叟弟已近适迫祀事未能出先遣侄辈往迎书此问讯

宋代· 张栻

渐喜书题近,悬知归意忙。才闻下湘水,早已过衡阳。

雨洗秋山净,凉生桂树香。慇勤二三子,策马为迎将。

庐陵李直卿以复名其斋求予诗久未暇也今日雪

宋代· 张栻

李侯索我复斋诗,此理难明信者稀。
要识圣贤端的意,须於动处见天机。

次韵许深父

宋代· 张栻

西山老木正亭亭,云影参差阴复晴。
手卷残书天欲暮,闻君剥啄叩门声。

福岩读张湖南旧诗

宋代· 张栻

兹游奇绝平生事,只欠瀛仙冰雪姿。
元是经行题品地,却从山际诵新诗。

喜雨呈安国

宋代· 张栻

悬知雨意未渠已,一夜檐声到枕间。
晓上高楼望云气,蛰龙千丈起西山。

和择之韵

宋代· 张栻

旧说峰头寺,真成杖屦来。
却寻泥路滑,更喜野云堆。
寒积三冬雪,阳生九地雷。
城中几亲友,为说看山回。

题淮阴祠

宋代· 张栻

秦关昔先驱,南郑岂淹久。
夜中丞相归,平明印垂肘。
古来豪杰人,调度出窠臼。
登坛一军惊,六合已在手。
从兹看廊清,指挥如运帚。
时艰思奇才,庙古酹樽酒。
出门望长淮,故国长稂莠。
同云正惨澹,人事极纷纠。
拘挛傥无累,吾欲献九九。

陪安国舍人劳农北郊分韵得阑字

宋代· 张栻

寒收花尚瘦,风静江不湍。
元戎肃千骑,历览元留难。
好景要徐出,微云故遮阑。
惟春布嘉惠,公岂乐游观。
庞眉八十老,扶杖来蹒跚。
去年幸一稔,何以报长官。
酌酒公自劳,得无有愁叹。
嗟哉三章约,所贵简且宽。
黄堂载清静,自觉田里安。
须公出妙语,兹游记不刊。

廖宪送牡丹用海棠韵复走笔戏和之

宋代· 张栻

报答春光须着语,年来老我不能奇。
风前娟好有余态,未必此花如此诗。
关于诗人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