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林庭植喜雨韵

宋代· 李光

一瓣黎沈彻九幽,随车甘雨散民忧。风声震海驱云出,雨点翻空捲地流。

午夜村墟无吠犬,夕阳坡陇有耕牛。欢谣不独闻田父,更向东陵觅故侯。

题无俗亭

宋代· 李光

一榻萧然岸幅巾,寒梅为友竹为邻。清谭谢傅风流胜,倒载山翁气味真。

独把琴棋消永日,未须歌管送馀春。簿书堆案应频扫,不学陶潜避俗尘。

丙寅十月二十二日孟坚理旧箧见纯老送行诗有见及语因次其韵三首 其二

宋代· 李光

衣冠双阙远,烟瘴百蛮深。不记朝天路,难忘拱极心。

任从生死病,莫问去来今。身似孤云远,闲飞不作霖。

亨仲察判赴召以重阳日酌酒梦草堂赋诗送行

宋代· 李光

梦草池边一笑同,冥冥云迹羡飞鸿。青山不属红莲客,黄菊羞簪白发翁。

直使淮南叛谋寝,未妨冀北马群空。中兴事业须公等,勿惮危言达圣聪。

同永嘉诸贤奠谒右丞许公少伊

宋代· 李光

葱郁佳城秘,回环宅兆深。悬崖森翠柏,踊地布黄金。

天下方云扰,斯人竟陆沈。尘侵徐孺榻,弦断伯牙琴。

胜法寺

宋代· 李光

舍南舍北竹千竿,镜净无尘碧玉寒。中有老人清似水,晚来相对倚栏杆。

居无屋

宋代· 李光

处世若传舍,吾生聊托宿。志士守蜗庐,幽人卧空谷。

君看汉梁董,日享万钟禄。华榱庇千间,子孙无托足。

海南吾欲老,是处堪卜筑。结庵傍松林,开牖面修竹。

野老日往来,席地有棋局。俯仰天地宽,莫叹居无屋。

为向伯恭题

宋代· 李光

向公天下士,慷慨有祖风。亦复对行殿,密议禆天聪。

君臣意气合,每进尝从容。飘飘青云志,顾肯贪天功。

荣涂拂衣归,安坐芗林中。作堂榜企疏,进退聊比踪。

父老非故乡,何必囊金空。俗轨竞奔驰,世路方尚同。

善为子孙谋,但务田园丰。伟哉此二子,遐举希冥鸿。

富贵如浮云,声名压岱嵩。千载继者谁,我友向伯恭。

与善借示鲁直集雕刻虽精而非老眼所便戏成小诗还之

宋代· 李光

墙角年来弃短檠,捐书默坐眼方明。知君欲嗣江西派,净几明窗付后生。

四月十四日晚陈列之见顾追凉玩月于东桥之上辄成长句以写一时风景之胜

宋代· 李光

小桥浮动似乘槎,坐看归牛带晚鸦。风捲断云飞玉马,水摇明月走金蛇。

影翻凤尾槟榔叶,香散龙涎茉莉花。绝景胜游仍有伴,不妨流落在天涯。

马上寄补之以急归不果追前约为恨

宋代· 李光

归鞍乘月夕,度岭访灵真。路转山邀马,溪回水趁人。

春残花院静,家近梦归频。回首追前约,犹如未了因。

丙子正月二十三日纪事

宋代· 李光

风捲阴霾日月明,鲸鲵已戮海波平。奸憸藉手捐奇货,交友通书免诡名。

旧俗衣冠回左衽,新疆兵革偃长城。圣君若用当时将,一洗烟尘宇宙清。

关于诗人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