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发弟六十五侄远寄貂蝉笔样孟博有诗因次韵

宋代· 李光

十年惯使鸡翎笔,一束貂蝉愧暗投。待我明窗草玄罢,论功应合便封侯。

辛未岁旦用苏子由韵成两诗寄诸子侄 其一

宋代· 李光

朋游族党死生分,老寿今居第二人。松竹饱经炎海瘴,柳梅空想越溪春。

身行九折心无转,息住三田气自新。白昼渐长窗日暖,始知羲驭解停轮。

琼士黄与善会友堂课诸生作移竹诗为赋一首

宋代· 李光

绿竹名清友,书斋植最宜。根深知旧壤,叶密带新枝。

寒暑时须易,冰霜操不移。影寒金琐碎,声振玉参差。

引凤符周运,为龙待葛陂。诸生频扫径,琴海每相随。

居岭外遇寒食

宋代· 李光

春日自明霁,我心何郁伤。草木竞芳菲,飞鸣自颉颃。

悄悄坐书幌,幽幽宴空床。既无功名念,反思白昼长。

愁来不自持,零落鸿雁行。三过解泽流,六见槐柳黄。

最怜小儿女,路远不得将。生还一笑喜,死去埋他乡。

生死如循环,我师佛老庄。感此寒食节,新烟过邻墙。

松楸渺云海,目极摧肝肠。书成附鳞翼,不如永相忘。

何以慰目前,作诗示阿张。

丙寅元日偶出见桃李已离披海南风土之异不无感叹独追维三伏中荔支之胜又江浙所不及也因并见于诗

宋代· 李光

逐客新年偶叹嗟,海南风物异中华。溪边赤足多蛮女,门外青帘尽酒家。

庭院秋深时有燕,园林春半已无花。堆盘荔子如冰雪,惟此堪将北地誇。

怀三峰楼

宋代· 李光

一川花柳拥雕栏,浓绿浮空四面山。便欲移家来住此,不将名姓落人间。

诗悼德舆通判寺丞

宋代· 李光

扁舟访我海边村,笑语俄惊隔九原。萧寺新题云有态,故乡清誉玉无痕。

伤心姹女能传业,衔痛慈亲尚倚门。纼绋情乖临穴送,一尊聊酹若敖魂。

予自暮春与客燕野趣亭俛仰三时始复再至则花木益茂亭亦稍葺矣因思去岁重九之集览物增慨题三小诗 其二

宋代· 李光

秋容野色拥帘旌,森木中间结小亭。斫尽枯荷露清浅,夜深来看一池星。

游石桥三绝 其二

宋代· 李光

此身游走半尘寰,赢得颜衰两鬓斑。要是胸中未豪壮,重来海际看涛山。

朱致祥教谕饮酒奕棋与仆略相上下不见旬日作二诗招之 其二

宋代· 李光

老罢无人断送秋,惟凭一酌散千忧。莫嫌白酒难成醉,尚有黄花插满头。

和睡起饮茶

宋代· 李光

虚堂清簟午抛簪,人静疏帘映昼阍。身过中年心已倦,病因烦暑气常昏。

紫烟碧月天初赐,乳窦寒泉世莫论。尘味暂忘惟嗜此,更无馀思到芳樽。

五月八日雨大作闻守倅游湖以前日白莲见寄戏成小诗谢之

宋代· 李光

守倅风流好事同,笙歌都在雨声中。似知坐上多狂客,不许佳人酒面红。

关于诗人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