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具访逢时坚白堂

宋代· 李光

已许携壶就绮罗,却因风雨断经过。不辞美酒十分劝,欲听佳人一曲歌。

掌上要观摩勒果,池中难借右军鹅。使君独醒空回去,被冷灯青客奈何。

惜春二首 其一

宋代· 李光

群红飘尽绿阴浓,醉里看花若梦中。篱外野桃如有意,为予回首略从容。

悼程伯宇尚书 其一

宋代· 李光

目断佳城户一扃,名山千古返英灵。郡祠空复存图像,朝路无由认履声。

大节已书班氏笔,丰碑应勒退之铭。文章不朽传贤嗣,收拾何劳假六丁。

中春之初与诸友游黎氏园荆华赠予桃花一枝归置瓶中连日不凋因成两绝示同行且令同赋 其二

宋代· 李光

竹外篱边映柳条,一枝纤软更妖娆。似知摩诘愁无伴,留向书窗不忍凋。

列之将归温陵以诗告别因次韵送行二首 其一

宋代· 李光

相逢海上欲忘年,谁似君家父子贤。气比金茎吞沆瀣,文如岩壑带云烟。

追随里巷吾无伴,独步诗骚子有权。青紫他年应俯拾,定中何必问诸天。

行潘峒诸村爱其岩壑之胜田畴之美因成小诗 其一

宋代· 李光

烟市云庄自一墟,幽花夹道路萦纡。无人与写岩峦胜,聊展营丘半幅图。

阳朔道中两绝 其二

宋代· 李光

万里南行岂偶然,黄粱一枕梦邯郸。初无惠政苏疲俗,父老休迎旧长官。

癸亥上元余谪藤江是时初开乐禁人意欣欣吴元预作纪事二绝颇入风雅戏和其韵 其一

宋代· 李光

曾见端门万炬灯,天街追逐少年行。如今老病惟贪睡,懒向州衙看乐棚。

庭植惠雪菊严冬盛开

宋代· 李光

冷艳霜苞向日舒,移将小槛近阶除。应知海外冬无雪,留与寒儒夜映书。

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 其一

宋代· 李光

吏役无因棹酒船,一杯萧寺破茶烟。文章雅健追前辈,交旧凋零感暮年。

闻道岩廊勤注想,岂容琳馆久回旋。好风吹寄凌云句,无数珠玑堕我前。

庚午春予得罪再贬昌化琼士饯送者皆怅然有不忍别之意严君锡魏介然追路至儋耳兹事当求之古人感叹成古风二百言

宋代· 李光

绍兴庚午春,李子复南徙。仓皇就长途,夜担不敢弛。

饯我无杂宾,亦有方外士。裴杜二耆哲,矍铄浑童稚。

老禅不忍别,握手挥涕泪。行行至澄迈,名姓难尽纪。

酒酣通湖阁,颇获一笑喜。缅怀双泉居,风土信清美。

床头挂海月,枕上听流水。夜棋招隐沦,浊酒会邻里。

桑下不三宿,怅恋吾过矣。人生随遇乐,已过犹脱屣。

最怜严与魏,触热到儋耳。世情逐炎凉,万古同一轨。

对境心数役,何以敌生死。南窗可寄傲,散帙忽盈几。

松林十里间,移植颇易致。赫日资繁阴,且复宥老楮。

夜凉得深禅,日永常晚起。恨君不少留,伴我读书史。

惜春二首 其二

宋代· 李光

衰年那复惜流芳,自爱春深昼景长。老眼不愁花落尽,移尊来傍绿阴凉。

关于诗人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