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承厉吉老送芍药色微黄者尤奇戏成二小诗为谢 其二

宋代· 李光

胜韵幽香敢自珍,静中风味见天真。乱红千点飘零尽,留得奇葩殿晚春。

退朝见越山二首 其二

宋代· 李光

接武鸳鸾缀近班,愧无谋略济时艰。打包结伴寻芳去,相对僧窗一味闲。

宿伯氏南轩

宋代· 李光

江山秀色照窗扉,暖阁清檐许暂依。白首往来寒食路,扁舟长趁落潮归。

戏题林庭植茅亭

宋代· 李光

半亩茅亭倚壁开,中安五寸黑香台。小窗容膝频招客,呼出丁香佐一杯。

水际看云

宋代· 李光

曾陪鸳鹭缀清班,拂袖归来水石间。策杖岸巾聊徙倚,孤云何似此身闲。

载酒堂

宋代· 李光

东坡文章喧宇宙,粲如日星垂不朽。六一老人犹避路,作者纷纷皆束手。

俊逸精神追李杜,华妙雄豪配韩柳。晚年流落海南村,黎唱蛮讴随蜑叟。

先生已去五十年,遗墨残篇尚多有。丰城宝剑埋狱中,光焰犹能射牛斗。

败垣坏壁秘蜗涎,夭矫龙蛇已惊走。独馀黎氏旧园亭,乔木森森免薪槱。

半是东坡亲手植,老干樛枝互缠纠。杖藜乘兴访遗像,遐想英风伫立久。

曾吹葱叶送迎翁,当日儿童今白首。莫嗟寂寂路荒芜,亦有幽人时载酒。

次韵赵丞相海鸣 其一

宋代· 李光

幽人一枕梦魂清,风鼓寒潮夜有声。海色天容本澄静,年来应为不平鸣。

丁巳十二月二十六日过吾村早饭宿后溪三首 其一

宋代· 李光

梅蕊凌寒雪未消,青帘红旆巧相招。十年不踏江山路,过尽吾村独木桥。

览义叟秋香二首词情悽惋使人感叹义叟新有闺房之戚因戏续其韵且知予感念故人不忘之意 其一

宋代· 李光

小诗清绝与招魂,香雾依然湿鬓云。一夜狂风都扫尽,鼻端无复嗅馀芬。

赋长庆寺白桃花

宋代· 李光

似与江梅欲抗衡,空庭初见数枝横。素肌临水琼琚冷,落叶沾苔絮雪轻。

玉体生来清自韵,冰魂别后梦难成。故应天遣娱春晚,一洗人间紫与赪。

游石桥三绝 其一

宋代· 李光

要观台岭百千灯,云水飘然愧衲僧。且寄此身江海上,不辞千里旋敲冰。

题百官步

宋代· 李光

晓雨微茫水接天,隔江茅店有炊烟。杖藜独上沙头路,犹记当时赶渡船。

关于诗人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