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志宏赠丹霞师

宋代· 李纲

倾盖相逢亦有缘,那堪心契更同年。六根净处三生现,一点通时万法全。

莲社子能知旧侣,香山我亦学癯仙。丹霞妙悟思良觌,千偈澜翻看涌泉。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 其二

宋代· 李纲

倚杖于肩,屈指近喙。废经不读,思第一义。大狮子吼,真狮子儿。

转秘密藏,其谁能知。

次韵李似之秋居杂咏十首

宋代· 李纲

达人有大观,曲士多自束。忘真供物役,终岁惟仆仆。

所以梁溪翁,归来蓺松菊。寒泉友龟鱼,丰草侣麋鹿。

清风为扫门,明月相照烛。世故悉弃捐,吾方乐于独。

崇阳道中作四首 其一

宋代· 李纲

我行江南春,初见农事作。及兹旅湖外,秋稻半已穫。

隔林闻晚舂,藁秸积篱落。童稚亦熙熙,田家有馀乐。

次韵王尧明四旱诗 井汲

宋代· 李纲

我居梁溪傍,密迩陆子泉。漂流旅海陵,又欲买一廛。

愿言酌甘芳,为涤腥与膻。居然值岁旱,此志无由全。

百井尽枯涸,简编匪虚传。夜汲费烛炬,晓趋骈足肩。

一壶信千金,一饮或万钱。逝将向井拜,飞泉为溅溅。

泓澄古镜色,吸引星光圆。洋洋疗众渴,不竭如巨川。

井收遂勿幕,瓶盆送回旋。饮水自可乐,安用井底眠。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四首 其四 和小庵晏坐

宋代· 李纲

一缕铜炉沉水烟,庵中晏坐孰为禅。灵山法会何曾散,莲社高风尚宛然。

次韵和曾徽言登北禅寺塔

宋代· 李纲

佛教入中土,贝多凡几翻。摩腾导其流,僧伽鼓其澜。

乃建窣堵波,高标屹参天。划如五彩虹,上与青霄干。

兹塔更奇古,层檐俯通川。江山递隐见,万象森回环。

公子抱远韵,登临眇风烟。仰穿龙蛇穴,旁瞰日月悬。

茫茫悉细碎,寓目疑无全。归来吐妙句,字字劳精甄。

嗟我方屏处,胜游阻清缘。幸窥慈恩作,如见众宝山。

宗风久寂寞,纻絮何其寒。安得师子吼,震此龙象筵。

关弓挟白羽,櫜鞬相周旋。当分宝塔坐,一瞬三万年。

同罗畴老邓季明燕凝翠阁泛碧斋

宋代· 李纲

法界惟心在处安,胜游须信得时难。云峰远并山峰碧,天影深摇溪影寒。

去国不知流落恨,亲仁且尽笑谈欢。夜凉风露生舟楫,皓月遥升白玉盘。

七峰诗序 太史溪

宋代· 李纲

平溪渌静见游鱼,十里无声若画图。但道曾经太史爱,不须污染目为愚。

送李似之舍人归连江旧隐二首 其二

宋代· 李纲

衰病修然寂寞滨,已将小隐约幽人。眠云啸月有馀乐,问柳寻花无限春。

争席樵渔真得计,会心鱼鸟自相亲。醉乡况有闲田地,应许东皋更卜邻。

是夜复乘泛碧斋至北溪口观新桥与兴宗志宏分题予得泛字

宋代· 李纲

秋高气倍清,夜静舟初泛。露华浩如洗,月色寒可鉴。

林峦与邑屋,左右入轩槛。晶荧星影摇,崷崒山光蘸。

风微烟羃羃,溪远波湛湛。端疑客乘槎,坐使云河犯。

观梁且停桡,恋月愁系缆。景幽费摹写,思妙造古淡。

吾方久于此,胜赏岂云暂。愿同二三子,险韵时得探。

清修寺在益阳数十里间惠远之弟居之世谓之小庐山二首 其一

宋代· 李纲

盘纡石磴白云间,风落岩花满路斑。峰岭横斜自重掩,个中真是小庐山。

关于诗人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