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程颢
狱讼已闻冤滞雪,田农还喜土膏匀。只应野叟犹相笑,不与溪山作主人。
先生相与赏西街,小子亲携几杖来。行次每容参剧论,坐隅还许侍馀杯。
槛前流水心同乐,林外青山眼重开。时泰身闲难两得,直须乘兴数追陪。
贪花自是少年事,沉酒定嫌醒者非。顾我疏慵老山野,却骑归马背斜晖。
闻说猕猴性颇灵,相车来便满山迎。鞭羸到此何曾见,始觉毛虫更世情。
曾是去年赏春日,春光过了又逡巡。却是去年春自去,我心依旧去年春。
谁怜大第多奇景,自爱贫家有古风。会向红尘生野思,始知泉石在胸中。
青帝方成万物春,如何淫雨害芳晨。乞求共指云间日,悔恨轻嫌陌上尘。
消尽风威犹料峭,放开山色已嶙峋。燕游莫道王孙乐,亦有羲皇更上人。
庭下竹青青,盆荷水面平。谁言无远趣,自觉有馀清。
影倒假山翠,波光朝日明。涟漪尤绿净,凉吹夜来生。
先生高蹈隐西街,风月犹牵赋咏才。暂到邻家赏池馆,便将佳句写琼瑰。
壮图已让心先快,剧韵仍降字占挼。只有一条誇大甚,水边曾未两三杯。
桃李飘零杏子青,满城车马响春霆。就中得意张公子,十日花前醉不醒。
叹息斯文约共修,如何夫子便长休。山东无复苍生望,西土谁共后学求。
千古声名联棣萼,二年零落去山丘。寝门恸哭知何限,岂独交亲念旧游。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