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

宋代· 陈与义

闭户生白发,逍遥步城隅。
野外晴林满,天末暮云孤。
水容澹春归,草色带雨濡。
物态纷如昨,世事再呜呼。
京洛了在眼,山川一何迂。
乘槎莽未办,且复小踟蹰。

暝色

宋代· 陈与义

残辉度平野,列岫围青春。
柴门一枝筇,日暮栖心神。
暝色着川岭,高低郁轮囷。
水光忽倒树,山势欲傍人。
万化元相寻,幽子意自新。
肃肃夜舟久,空明动边垠。
田鹤吟相应,我独无荒邻。
短篇不可就,所寄聊一伸。

岁华

宋代· 陈与义

岁华日已凋,飞叶鸣古瓦。
白头倚危槛,高旻覆平野。
遥瞻疏柳林,下有清溪泻。
三春既繁丽,九秋亦潇洒。
平生万事过,所欠茅一把。
山川郁日夕,有抱无与写。
赋诗老不工,开篇咏风雅。

食笋

宋代· 陈与义

竹君家多材,楚楚皆席珍。
成行着锦袍,玉色映市人。
惠然集吾宇,老眼檐光新。
麯生亦税驾,共慰藜藿贫。
不待月与影,三人宛相亲。
可怜管城子,头秃事苦辛。
按谱虽同宗,闻道隔几尘。
诗成聊使写,一笑惊比邻。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宋代· 陈与义

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拿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烧香

宋代· 陈与义

明窗延静昼,默坐息诸缘。

聊将无穷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于今醒心然。

炉香袅孤碧,云缕飞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薰性无变迁。

应如水中月,波定还自丸。

宋代· 陈与义

仙人手持白鸾尾,夜半朝元明月里。

羽衣三振风不断,下视银潢一千里。

玉轪戴花分后前,欲落未落天恍然。

余标从向人间去,乞与袁安破晓眠。

夏日

宋代· 陈与义

赤日可中庭,树影敛不开。
烛龙未肯忙,一步九徘徊。
梦中惊耳鸣,欲觉闻远雷。
屋山奇峰起,欹枕看云来。
变化信难料,转头失崔嵬。
虽然不成雨,风起亦快哉。
槐叶万背白,少振十日埃。
白团岂办此,掷去羞薄才。
蜻蜓泊墙阴,近人故多猜。
墙西岂更热,已去却飞回。

柳絮

宋代· 陈与义

柳送腰支日几回,更教飞絮舞楼台。
颠狂忽作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

阴风

宋代· 陈与义

阴风三日吹南极,二月巴陵寒裂石。长林巨木受轩轾,洞庭倒流潇湘黑。

君不见古庐竹扉声策策,中有竛竮落南客。曾经破胆向炎官,敢不修容待风伯。

风雨

宋代· 陈与义

风雨破秋夕,梧叶窗前惊。
不愁黄落近,满意作秋声。
客子无定力,梦中波撼城。
觉来俱不见,微月照残更。

海棠

宋代· 陈与义

春雨夜有声,连林杏花落。
海棠已复动,寒食岂寂寞。
人间有此丽,赴我隔年约。
花叶两分明,春阴耿帘幙。
东风吹不断,日暮胭脂薄。
何可无我吟,三叫恨诗恶。
关于诗人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