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任才仲画两首

宋代· 陈与义

远游吾不恨,扁舟载幅巾。
山色暮暮改,林气朝朝新。
野客初逢句,薄暮欲生春。
因知子任子,胸怀非世人。

送善相僧超然归庐山

宋代· 陈与义

九叠峰前远法师,长安尘染坐禅衣。
十年依旧双瞳碧,万里今持一笑归。
鼠目向来吾自了,龟肠从与世相违。
酒酣更欲烦公说,黄叶漫山锡杖飞。

寄题兖州孙大夫绝尘亭二首 其二

宋代· 陈与义

境空纳浩荡,日暮生泬寥。竹声池边起,欲断还萧萧。

丈人方微吟,万象各动摇。林间光景异,月出东山椒。

门前谁剥啄,已逝不须邀。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宋代· 陈与义

皇家卜年过周历,变故未必非天仁。
东南鬼火成何事,终待胡锋作争臣。

晚步顺阳门外

宋代· 陈与义

六尺枯藜了此生,顺阳门外看新晴。
树连翠筱围春昼,水泛青天入古城。
梦里偶来那计日,人间多事更闻兵。
只应千载溪桥路,欠我媻姗勃窣行。

昨日侍巾钵饭于天宁蒙示佳什谨次韵

宋代· 陈与义

朱门未知禅悦义,富不期奢奢自至。
二韮虽寒故是公,万羊贾祸徒封卫。
我公居尘不染尘,便随一钵遗甘辛。
出家虽非将相事,食菜要是英雄人。
臞儒一生用心苦,何曾梦见鸡映黍。
中丞惜福幸见分,晚食从公当羔羜。

香林四首

宋代· 陈与义

简斋居士不饮酒,一入香林更不醒。
驱使小诗酬晓露,绝胜辛苦广骚经。

题崇山

宋代· 陈与义

短蓬如凫鷖,载我万斛愁。
试登山上亭,却望沙际舟。
世故莽相急,长江去悠悠。
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
荡摇宝鉴面,翠髻千螺浮。
去程虽云阻,兹地固堪留。
客路惜胜日,临风搔白头。
众色忽已晚,川光抱岩幽。
三老呼不置,我兴方未收。
下山事复多,题诗记曾游。

十七日夜咏月

宋代· 陈与义

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
北崖草木多,苍茫映光景。
玉盘忽微露,银浪泻千顷。
岩谷散陆离,万象杂形影。
不辞三更露,冒此白发顶。
老筇无前游,危处有新警。
涧光如翻鹤,变态发遥境。
回首房州城,山中夜何永。

赠黄家阿莘

宋代· 陈与义

君家阿莘如白玉,呼出灯前语录续。
可怜郎罢穷一生,只今有汝照茅屋。
猪生十子豚复豚,阿莘明年可当门。
阶庭一笑不外索,万事纷纷何足论。

先寄邢子友

宋代· 陈与义

作客经年乐有余,邵阳歧路不崎岖。
山川好处欹纱帽,桃李香中度笋舆。
欲见旧交惊岁月,剩排幽话说艰虞。
人间书疏非吾事,一首新诗未可无。

登天清寺塔

宋代· 陈与义

为眼不计脚,攀梯受微辛。
半天拍阑干,惊倒地上人。
风从万里来,老夫方岸巾。
荒荒春浮木,浩浩空纳尘。
夕阳差万瓦,赤鲤欲动鳞。
须臾暮烟合,青鲂映奫沦。
万化本日驰,高处觉眼新。
借问龛中仙,坐稳今几辰。
俗子书满壁,澹然不生嗔。
唯有太行山,修供独殷勤。
关于诗人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