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二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元宵灯火闹游人,偶向忙中得此身。净几明窗尘不到,弄黄先见一枝春。

朝中措·翰林豪放绝勾栏

宋代· 李之仪

翰林豪放绝勾栏。风月感雕残。一旦荆溪仙子,笔头唤聚时间。

锦袍如在,云山顿改,宛似当年。应笑溧阳衰尉,鲇鱼依旧悬竿。

和张文潜赠杨妹

宋代· 李之仪

草草声名等漏卮,相逢佳处暂舒眉。我方击节聊乘兴,君可忘忧莫见疑。

东山

宋代· 李之仪

南山不见见东山,白鹭时时自往还。为问天公几时雨,定因薄相故能悭。

鹧鸪天·浓丽妖妍不是妆

宋代· 李之仪

浓丽妖妍不是妆。十分风艳夺韶光。牡丹开就应难比,繁富犹疑过海棠。须仔细,更端相。烂霞梳晕带朝阳。千金未足酬真赏,一度相看一断肠。

阮郎归·朱唇玉羽下蓬莱

宋代· 李之仪

朱唇玉羽下蓬莱。佳时近早梅。惜花情味久安排。枝头开未开。魂欲断,恨难裁。香心休见猜。果知何逊是仙才。何妨入梦来。

赏心亭

宋代· 李之仪

赏心亭角倚栏杆,虎住龙蹲自屈蟠。无复埋金销胜气,空馀飞鹭识前滩。

百年名在人何处,万里潮平雨送寒。几向后庭更白纻,不堪残照下鱼竿。

赠人

宋代· 李之仪

双双小叶衬花房,只斗花房不斗双。拾得不教同伴见,袖中拈出一齐降。

减字木兰花·乱魂无据

宋代· 李之仪

乱魂无据,

黯黯只寻来处路。

灯尽花残,

不觉长更又向阑。

几回枕上,

那件不曾留梦想。

变尽星星,

一滴秋霖是一茎。

踏莎行·绿遍东山

宋代· 李之仪

绿遍东山,寒归西渡。分明认得春来处。风轻雨细更愁人,高唐何在空朝暮。离恨相寻,酒狂无素。柳条又折年时数。一番情味有谁知,断魂还送征帆去。

减字木兰花·春到雨初晴

宋代· 李之仪

春到雨初晴,正是小楼时节。柳眼向人微笑,傍阑于堪折。

暮山浓淡锁烟霏,梅杏半明灭。玉斝莫辞沈醉,待归时斜月。

踏莎行·紫燕衔泥

宋代· 李之仪

紫燕衔泥,黄莺唤友。可人春色暄晴昼。王孙一去杳无音,断肠最是黄昏后。

宝髻慵梳,玉钗斜溜。凭阑目断空回首。薄情何事不归来。谩教折尽庭前柳。

关于诗人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