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邓州杜侍郎

宋代· 陈师道

南阳老幼如云屯,连日城东候使君。
後者排前旁捷出,争先见面作殷懃。
六年重来已白发,一日再见回青春。
道傍过者怪相问,共言杜母真吾亲。
使君虽老心尚壮,文采风流诸谢上。
名家从昔杜陵人,盛德于今丈人行。
我昔卧病老彭城,画船鸣鼓千里行。
致书馈奠初未识,丁宁劳苦如平生。
人言此事今未有,古人中求还得否。
忘年屈势不虚辱,公自为德吾何取。
菊潭之水甘且洁,潭上秋花照山白。
请公酌此寿百年,奕奕长为此邦伯。
孰先一州後四方,重金叠盖登庙堂。
请从今日至云来,月三十斛输洛阳。

次韵性都正北山逐凉

宋代· 陈师道

海风吹雨过梅黄,丛竹留阴借晚凉。
更欲从君谈妙理,凫鷖能短鹤能长。

寄答泰州曾侍郎

宋代· 陈师道

千里驰诗慰别离,诗来吟咏转悲思。
静中取适庸非计,林下相从会有时。
生理只今那得说,交情从昔见於斯。
含毫欲下还休去,怀抱何由得细知。

送伦化主

宋代· 陈师道

赤髭白足可怜生,蹑蹻担囊壮此行。
要致雪峰千五百,不妨兼识谢宣城。

春晚游宝云寺

宋代· 陈师道

繁杏青犹小,幽花落更香。
目随云雨断,恨与水风长。
蚁子何缘斗,蜂儿有底忙。
山人能弃世,游子不思乡。

题柱二首

宋代· 陈师道

从昔婵娟多命薄,如今歌舞更能诗。
孰知文雅河阳令,不削琼奴柱下题。

丞相温公挽词三首

宋代· 陈师道

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
世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
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
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

西郊二首

宋代· 陈师道

攒眉敛目抵风沙,暗度城西十里花。
历肆侧听长短句,缘溪斜著两三家。

戏寇君二首

宋代· 陈师道

南邻歌舞隔墙听,想对朝窗晕倒青。
莫望唤人看娜嫋,只凭幽梦寄丁宁。

梅花七绝

宋代· 陈师道

月落霜严自靓妆,北风工为发清香。
晚英数点辞林去,幽独无人为断肠。

次韵黄生

宋代· 陈师道

入竹投窗夜有声,似违残腊作初正。
三更爽气侵危坐,万里回风逼发生。
呵笔小吟撩我老,闭门高卧见君情。
只今剩作惊人句,颇觉吟边意未平。

月下观潮二首

宋代· 陈师道

隔江灯火见西兴,江水清平雾雨轻。
风送潮来云四散,水光月色斗分明。
关于诗人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