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

近现代· 汪东

韶光渐近清明,其柰透帘风雨。
枕冷衾单,还似去年辛苦。
密函欲寄先弹泪,湿尽锦笺词句。
怕因循、过了杏花时候,委春尘土。
黯凝思、记小阑深处,乱划钗痕无数。
杳杳重闺,自此便成睽阻。
落红万一侵罗袜,愁粉啼脂慵顾。
怅楼东、纵有珍珠盈斛,凭谁缄与

四犯剪梅花

近现代· 汪东

暮云凝缟。
对瑶阶素阙,恍疑仙岛。
冻合吟肩,幸炉香犹绕。
前村窈窎。
问何处、酒帘悬早。
灞岸春回,梁园宴启,梦魂飞到。
同游故人渐少。
记烧镫令节,邪回欢笑。
浅酌屠苏,怅新愁难扫。
门荒径悄。
但枝上、数声啼鸟。
雪后江梅,伶俜照影,寒深花小

柳含烟 其四

近现代· 汪东

玉门柳,两行齐。
阅尽车轮马迹,冷风萧瑟晚鸦栖。
尽情啼。
驿路俄教通绝域。
春色江南无别。
往来闲杀霍嫖姚。
挂征袍

青门饮

近现代· 汪东

羁绪侵寻,壮怀销铄,邻家怨笛,残春时候。
事往难追,恨多偏积,长遣枕痕淹透。
征战连年岁,归期杳、刀镮生锈。
燕子重来,不见当时,花下雕甃。
唯见临窗杨柳。
争盼断边书,如人眉绉。
虚阁笼阴,小池过雨,风信夜来还骤。
料想明镫底,剪罗衣、几番停逗。
带围亲结,可能记得,腰支肥瘦

减兰

近现代· 汪东

芭蕉叶大。
一雨阶前堪晚坐。
暑气高哉。
忽闪繁星走旱雷⑴。
炎蒸何酷。
共说今年梅抱伏。
又恐冬寒。
首尾无春是野年

绣停针 十六日还上海,登碧双栖楼,月色皎洁,与贞白咏于湖念奴娇,慨然有作

近现代· 汪东

澹暮景,望四野烟收,皓魄初上。
檐瓦参差,楼观万家,并入玉壶冰盎。
素波摇荡。
似画楫、中流相傍。
凭阑酌酒高阁,未输洞庭奇况。
千年事惝慌。
不道我历历,见伊神王。
汗漫骑鲸,东海壮游,回首已成长往。
未须愁肠。
幸俊侣、登临无恙。
夜深归卧,月华更穿屏幛

点绛唇 九日遄赴苏州市人民代表会议,用东坡韵作

近现代· 汪东

照眼青红,此回绝胜龙山宴。
绣塍芳甸。
不尽舆图观。
何用登高,百里行程半。
横塘远。
影投波乱。
我共西飞雁

拟花间十八首 其十二 后庭花·孙光宪

近现代· 汪东

六朝前事荒原露。
乱花无数。
骄春罗绮盈朱户。
寂寞抔土。
只今休极怨,韩擒虎。
纵后宫争赋。
蛾眉自古能娇妒。
漫夸琼树

探春令 正月初八日日出而雪,阴晴百变,亦气候之异也

近现代· 汪东

风帘萧飒,兽炉融煦,乍寒轻暖。
似熟梅天气,阴晴半。
甚时序,教零乱。
玉霙飞处阳乌闪。
做春光奇幻。
料红闺睡起,虚檐徐转。
误捉杨花看

点绛唇 集清真

近现代· 汪东

看即分披,对花惹起愁无数。
泪珠溅俎。
细响当窗雨。
景物关情,也拟临朱户。
章台路。
梦魂飞去。
一曲黄金缕

拟花间十八首 其二 采莲子·皇甫松

近现代· 汪东

湖畔风光似阿谁(举棹)。
将花比貌叶裁衣(年少)。
玉纤暗剥青莲菂(举棹),心事羞交女伴知(年少)

御街行

近现代· 汪东

桃花流水仙溪路。
曾引刘郎住。
晚春扶路觅仙溪,肠断几番回顾。
落英飘尽,朱颜已改,不见当时侣。
长生本是无凭语。
但愿长相聚。
仙家何事亦离群,洞口乱云荒须。
不如重到,玄都观里,犹有桃千树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