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疚斋翁八十生日,不预称觞,逾月乃为此翁祝,用稼轩寿韩南涧韵

近现代· 汪东

共传水绘园亭,此中合有文章手。
鞭丝帽影,承平年少,如今非旧。
海内灵光,尚存鲁殿,岿然骧首。
笑杜陵长羡,人生七十,彭聃事还知否。
回指星辰北斗。
聚光芒、宵筵如昼。
平生抱负,离骚仆命,史公牛走。
见说春风,后堂丝竹,递传杯酒。
伫烟霞管领,更迟廿载,上期颐寿

清商怨 题周鍊霞停琴图,借珠玉韵

近现代· 汪东

金炉沈麝夜炷满。
为恨深睡晚。
弄罢清商,饧生双媚眼。
徽容图成自展。
渐细雨、洒窗声远。
待诉閒愁,无心拈象管

金缕曲 为冒鹤亭题水绘庵填词图

近现代· 汪东

得句皆天籁。
问当年、词流有几,颉颃先辈。
水绘佳名传奕世,别起陈楼堪配⑴。
便合向、髯翁下拜。
先后图成相辉映,笑纷纷、余子徒婴哙(填词图始自迦陵。
)。
兴废事,正同嘅。
红桑苒苒三成海。
想沈吟、含豪授简,邈然心会。
禅榻忘机尘缘净,不羡紫云歌态。
也不用、麻姑搔背。
万事浮云随变灭,只开元、旧曲今犹在。
知者寡,亦无悔

戚氏

近现代· 汪东

指非烟。
蓬莱宫阙有无间。
小玉扶头,太真回面倚朱阑。
无端。
泪潸然。
愁心宛转忆长安。
当年七夕盟誓,要将钗股比情坚。
春睡惊破,渔阳烽举,翠华从此西迁。
怅梨花映雪,罗绮埋土,空委婵娟。
魂返太液池边。
珠露正泫。
绿柳间红莲。
依稀似醉,匀脂点镜扫眉弯。
更留连顾影,自舞翩翾。
宛若凤翥鸾骞。
暗思旧日,宠极恩深,翻作长恨绵绵。
事往成新感。
逢生死别,万绪萦牵。
骆马杨枝去也,又朝云、瘴海送华年。
不须赋拟江郎,笳赓蔡女,今古同悲欢。
渐数行、天际废归雁。
怀远道、行旅羁单。
试问伊、独往关山。
竟何似、蜕骨向黄泉。
料停骖处,铃声碎雨,共损宵眠

踏青游 同吷庵,和王晋卿

近现代· 汪东

寒食初过,西园露零清晓。
看远接、长堤青草。
妒游人,携艳质,翩如飞鸟。
且顾影、平桥画栏干畔,微掠镜波双照。
源隔桃花,何须更夸仙岛。
但是目极、茜霞红绕。
兴将阑,魂欲断,欢娱时少。
渐日晚、渔舟自寻归路,莫与外人闲道

虞美人 其三

近现代· 汪东

缃帘匼匝红楼小。
寒重春难晓。
支床欹卧雨声中。
恰似跳珠急雪打船篷。
少年踪迹疲官堠。
曾贳余杭酒。
酒边疏柳映回塘。
可惜鸳鸯头白不宜双

采桑子 其三

近现代· 汪东

碧城只在阑干曲,天半高楼。
薄雾初收。
帘外娟娟月似钩。
画屏风上群仙列,顿惹闲愁。
媚眼星流。
曾共檀奴赌十洲

贺新郎 三韩战争未已,午日用张元干韵作

近现代· 汪东

不尽奔涛去。
剩此閒、萦回几曲,白沙清渚。
王浚楼船今谁是,佳节偏夸竞渡。
望直北、烽烟高处。
压阵寒云飞霹雳,杂呼声、动地催笳鼓。
我亦欲,起宵舞。
书生历尽崎岖路。
恨终童、长缨未系,四方残虏。
恩怨喁喁相尔汝,羞作筝琶细语。
想泪滴、更无乾土。
洪范遗编分明在,问询谋、龟筮皆从否。
三尺剑,为君举

菩萨蛮 其三

近现代· 汪东

象床簟展湘纹竹。
酥胸微露痕如玉。
帘幕下银钩。
语低娇欲流。
隋宫千万户。
独许论情素。
转眼觉春空。
高楼明月中

扑胡蝶 和丘宗卿

近现代· 汪东

双飞紫燕。
仍到梧桐院。
高楼静锁,烟丝和幕卷。
庭阶绿皱苔茵,巷陌抛残柳线。
时闻雨鸠相唤。
怎排遣。
凝思缥缈,指点虚无路中断。
仙山纵有,佳人音问远。
晚来闲倚桐阴,叶叶题书都遍。
难传寸心幽怨

清平乐 题吴青霞独坐观书图,借玉田韵

近现代· 汪东

琅函翠叶。
简蠹香难歇。
英气眉閒元自别。
不恋寻常风月。
玉关春梦迟迟。
梦中羞遣郎归。
更把兵书细读,助君千里筹思

惜红衣 其一

近现代· 汪东

断简栖尘,闲吟送日。
倦抛心力。
露洗秋容,沈沈暮山碧。
长空片羽,劳寄讯、江关词客。
幽寂。
禅坐掩扃,爇奇香安息。
荒郊短陌。
连袂渝州,松风荡茵藉。
何由怅望异国。
亘南北。
解说古今如梦,不几此生经历。
但镜中衰鬓,看与芦花同色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