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其三

近现代· 汪东

一湾流水双鸳浴。
临流照见人如玉。
微卸薄罗衣。
双鸳休并窥。
岷峨通一柱。
解佩留江渚。
腻粉滴花笺。
薛涛书可怜(粉江水宜制笺。

蝶恋花

近现代· 汪东

杲杲初阳生薄煦。
才换单衣,旋被泥沾屦。
倏忽阴晴无定据。
秋深更酿黄梅雨。
天意如人人亦苦。
此日相欢,明日同飘絮。
万事无常君不悟。
煎心自学兰膏炷

大圣乐

近现代· 汪东

粉水萦纡,缙云迢递,市郊堪质。
记那时、开馆疏峰,种树绕阶,风土平居多稔。
面面远山供图稿,更日夜、江喧时到枕。
秋如锦。
爱红绚晚枫,凭阑酣饮。
腰围渐同瘦沈。
叹一瞬、流光寒自噤。
任燕娇莺姹,香浓酒酽,唯把茶瓯闲品。
塞北涨尘南闽雨,总都化、愁烦妨醉寝。
悲来甚。
倚层楼、放歌谁禁

浣溪沙 其二 秋心

近现代· 汪东

拟遣巫阳赋大招。
幽都阊阖共迢迢。
西风卷处旆旌摇。
香篆烧残萦寸缕,枫江远泊寄征桡。
此时情绪忒无憀

水调歌头 刘辰翁词每有惘惘不甘之意,读之动人悲愤。因用其韵作一首

近现代· 汪东

零雨复零雨,何处踏春阳。
盈虚消息天道,此理极微茫。
历历前人成败,空费后人著笔,谁垛万千行。
四序更推转,春去令心伤。
吊箕封,民何罪,战征忙。
缨冠被发吾事,裔胄共炎黄。
蠢尔羌戎羯虏,毒螫但凭蜚蛊(时寇军方用细菌战。
),穷寇敢称强。
誓报东门役,此恨莫轻忘

罥马索 梅苑做此词,易以壮语,仍和其韵

近现代· 汪东

起徘徊,遥夜钩帘望新月。
关河杳杳,客中应把乡情泄。
开元旧事,杜陵才调,枉作呻吟无家别。
料风前、赤帜(入声。
)飘时,部曲衔枚共争发。
幽绝。
断厓千仞,碎冰犹冱,王圃瑶林逊寒洁。
岁岁偏怜征战,漫空飞羽同摧折。
从军乐也,破却强胡,重整归鞭青丝结。
万马回、角声吹彻。
迥野崩腾蹴残雪

忆江南 其二

近现代· 汪东

泪滴红笺书待发。
正是今年,落花时节。
重重帘户镇长开。
冶游踪迹不归来。
愁肠一寸书同折。
愿祝相逢,不恨轻相别。
落花飞著枕边时。
凄凉情绪有天知

清平乐 其一 偶成二首,用韦庄韵

近现代· 汪东

景光迟暮。
日日霏寒雨。
记得玉郎临别去。
带结同心双缕。
南浦又绿春波。
君不归来柰何。
手种芭蕉寸叶,如今渐展成窠

鹧鸪天

近现代· 汪东

雨落吴江不忍闻。
云迷楚岫澹无痕。
玉台好补他生愿,环佩空归此夜魂。
寻旧迹,酹清尊。
陌头凝望断烟昏。
桃花久隔春风面,只种梨花绕墓门

鹤冲天 和耆卿

近现代· 汪东

桐阴路转,叶底残花堕。
已过禁烟节,传新火。
见伊镫影畔,朱颜敛、双眉锁。
久久回身坐。
不言不语,但只冷落别个。
分明好事偏遭破。
先验钗凤拆,衾鸾亸。
假道元无意,还则肯、相从么。
此恨天鉴那。
平生心愿,未经恁般折挫

菩萨蛮 其四

近现代· 汪东

爱憎欢怨情难极。
而今处处堪追忆。
风急雁行斜。
霜林凋晚花。
不愁关塞阻。
但恨人非故。
深谷变高陵。
愿君知此心

月中桂 中秋醵饮,月色犹笼薄霭。夜半起视,乃澄洁如画

近现代· 汪东

桂影参差。
看华灯上,初已漏云隙。
连旬润雨,做一天凉意,同欢今夕。
倚阑歌自适。
但莫笑、杯宽量窄。
重觌姮娥面,佳占似此,应许放怀得。
朦胧澹烟如羃。
恨清光未抵,鸾鉴新拭。
吴娘善感,问几家离聚,谁人能识⑴。
醉中残梦醒,忍独赏、乾坤静碧。
目断蓬山路,才知广寒非远隔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