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狮儿

近现代· 汪东

飘飏絮影,渐堆瓦、银练飞光,黄昏如失。
听到更阑,几阵将疏还密。
西湖路隔。
怕舞鹤、羽衣萧瑟。
尚耐守、瑶枝琼蕊,寒梅消息。
广厦何时愿毕。
便裁裘絮被,自惭刀尺。
空倩愁丝,镜里先教同白。
儿嬉记得。
争对塑、熊蹲狮踣,今追忆。
泪点化成檐滴

醉落魄

近现代· 汪东

酒酣歌阕。
镫边细校新词律。
霜厓图就红千叶。
流水高山,肠共寸弦绝。
白头苦念长生诀。
翠娥残霸俱销歇。
夜台今夜愁无月。
可有闲情,持向故人说⑴

蝶恋花 绣谷在灵岩山下,邑人辟其地为公墓。摩挲碑识,多旧相识者

近现代· 汪东

霸越兴吴纷扰攘。
事去千年,山色青无恙。
秋菊寒泉供一享。
落红亭畔添惆怅。
百尺游丝空际漾。
若比人生,犹是坚牢相。
绣谷惊看题墓榜。
故人先我成长往

爱月夜眠迟

近现代· 汪东

燕子归来,恰绿阴院宇,春事阑珊。
玉销香减,秋千架冷,凄迷柳色如烟。
螺青点出遥峰,正思眉妩弯环。
渐黄昏、有哀笳断续,追梦初还。
天半皓月徐行,恐嫦娥未肯,守定孤寒。
况人间世,好景不永,杯酒争解愁颜。
空阶步影徘徊,伊人远隔关山。
对清辉、想同此竟夕,倚遍雕栏

沁园春 为俞慧殊题寒灯课读图

近现代· 汪东

画荻丸熊,古有是人,今复见之。
想篝灯课读,声寒秋蟀,鸣机断素,候辨晨鸡。
辛苦休论,艰危独喻,兰折唯欣桂有枝。
神镫护,幸舟行屈曲,在水之湄(本事见任堇叔所为弁言。
)。
百年陵谷迁移。
倘重到麻姑鬓亦丝。
彼□人大盗,不操矛戟,承家弱息,敢堕门楣。
回忆当年,小人有母,罔极难酬空废诗。
披图看,甚高天厚地,局蹐如斯

望江南

近现代· 汪东

螺鬟拥,粉面映唇朱。
自剪冰绡裁半臂,不教罗袜衬圆趺。
体态共言姝。
多情甚,薢茩即相于。
湘瑟秦箫元有匹,朝云暮雨亦非疏。
长是笑罗敷

金缕曲 其二 读石湖居士诗,三叠罅韵

近现代· 汪东

转棹荷花罅。
只萦怀、吉云佳酿,点酥红鲊⑴。
绝域天骄惊汉节,猿臂应知善射。
又曾过、严陵台下。
最好青裙于潜女,恁偏谣、鬼见荒城怕⑵。
我转恨,一冠挂。
霏霏唾玉随风洒。
文何如、关山行旅,范宽图画(石湖纪行程诗最多。
)。
入蜀功成身早退,不羡官施行马。
任检校、南村稻打。
杨陆诗篇传万口,料更无、勍敌如公者。
珠在握,可容藉

昭君怨 前年在南京,友人以女子某氏词笺属和。夹置乱帙中,偶检得之,惘然继韵

近现代· 汪东

黯黯吴江枫树。
飒飒周原禾黍。
千里共寒芜。
客心孤。
此恨怕成终古。
况听催人津鼓。
纵使见时疏。
忆人无

七娘子

近现代· 汪东

人生离合元无据。
况山川、乱后全非故。
城北高楼,街南绿树。
巢痕难觅双栖处。
荷花开遍长干渡。
□临分、遥隔荷花语。
此度相逢,熟梅时序。
半山亭下潇潇雨

一剪梅

近现代· 汪东

东阁梅开极盛时。
朝咏繁枝。
暮写疏枝。
个人风韵与花宜。
不假铅华,姑射冰姿。
别后情怀见后疑。
怅恍夷犹,无语颦眉。
欲陈芳酌更矜持。
我自怜卿,卿意怜谁

合欢带

近现代· 汪东

秦楼中、有个人人。
看妆态、百般新。
彻夜清歌烧画烛,恣欢娱、未负芳春。
回风舞罢,惊鸿体段,飞燕精神。
乍分离、便惜腰围渐减,眉黛长颦。
潮通巫峡,波冷钱塘,双鱼犹寄殷勤。
忽讶珠沈并玉碎,绣帏空、镜匣尘昏。
归来万里,愁经曲巷,慵叩朱门。
似东坡、瘴海生还,恁时重忆朝云

浣溪沙

近现代· 汪东

厚地高天一网罗。
人生失意总悲歌。
霸才无主柰君何。
折翼竟成同命鸟,论心重忆懒云窝。
小桥东畔莫经过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