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晚坐新亭咏怀

清代· 李锴

众草抽柔心,高云变新色。静惟所凭功,敷展殊莫测。

素商易朱明,金气先驱亟。萧萧丛莽振,翏翏虚谷涤。

大化宁异权,盛理欲谁抑。通蔽无易力,迷顺有失得。

席荫空亭阴,予景庶终息。

十二乐秋辞 其二

清代· 李锴

园桃累累枣垂垂,长竿踯躅跳群儿,窍凿未尽时天机。

石床阴阴枕古树,簪花梦作儿时舞。

七益诗 其三 石国学东村

清代· 李锴

靡靡平乐习,华侈相崇高。幽兰芳意别,神剑精芒韬。

风烟扫遗迹,筑馆邻近郊。微吟弄篇翰,绠汲古兴遥。

方沼延素月,虚亭会凉飙。佳期肯云旷,胜引时招邀。

授餐联日夕,絷驹竭场苗。顾予悲触藩,趑趄良告劳。

废瑟奏深堂,节应宫角调。将无叶公好,坐使尘清标。

春郊雅集诗 其一

清代· 李锴

小集宜群季,春游喜北陂。一觞愁亦尽,四矢昼能移。

晚日明皮鹄,微风叫饿鸱。将军推善射,不信数仍奇。

癸丑元日柬藏公兼报石范二君消息

清代· 李锴

水石常流峙,观空趣日新。年谁司去住,节谩别冬春。

寓道宁离相,依方早绝因。丘林齐众妙,天地适斯人。

独立浮香海,群生触幻尘。范丹愁束缚,石德易艰辛。

风隼收双翮,云鸾孑一身。熟图归小隐,百计度清贫。

更切卑栖在,深惭困踬频。泥涂长紊紊,牛马共甡甡。

袁虎仍舟子,王尼实隶臣。知非衰齿近,寡过昔贤纯。

晚节敦初服,秋山立紫旻。乱行缘自饰,息景转多嗔。

桃梗漂无极,衣珠照有神。何当回般若,同与慧灯邻。

留宿陈卫瞻易安书室口占以赠 其一

清代· 李锴

甲第峥嵘在,蜗庐膝易安。夜霜神骥立,秋水白鸥寒。

蓟训争相接,韩康窃自完。过从能不厌,移榻罄清欢。

十二乐秋辞 其八

清代· 李锴

日来竭蹶官粮完,里胥不到鸡豚安,大男小女同欢言。

西邻饷黍东馈瓜,迭为宾主如一家。

送别周西穆南归武林四截句 其一

清代· 李锴

踏歌争唱白铜鞮,衰柳寒乌落日低。古瑟无人听悲怨,雪深疲马度青齐。

喜范兰亭至

清代· 李锴

六月荒林乳燕飞,相看相伴两忘机。孤琴别鹤馀音远,秋水芙蓉往思违。

云壑久?埋马骨,巾车何意驻柴扉。情深为贳前村酒,转醉空山老布衣。

杀虎行

清代· 李锴

握折刀,挥缺斧,山伧三五能杀虎。爪牙犀利皮斑斓,乳虎之怒良可干。

南山日夕羊牛下,牧笛孤吹行路难。

寄怀陈橘洲

清代· 李锴

横琴一弄雉朝飞,牧犊能忘雪涕挥。委巷僦居容便得,閒园中酒醉方归。

友朋风雨谁频接,兄弟泥涂辱久依。闻道深情注孤介,逢人尝话芰荷衣。

溥元五侄寄藤杖却寄

清代· 李锴

正欲秋山去,苍藤寄此时。老夫何所赖,一物见深知。

野步踰规矩,閒心混险夷。清秋天地肃,寒翠入支颐。

关于诗人

李锴(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