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柳如是小印

清代· 殷秉玑

怅人已玉楼仙去。片石多情,人间留取。两字笤华,阿谁镌出篆文古。

绸缪花乳。料印遍簪花谱。玉指记秋风,当红豆相思摩抚。

香墓。傍荒庄拂水,只剩蘼芜盈路。妆楼如故。问老去尚书在否。

更欲问、芳姓谁传,借垂柳、春时飞絮。甚私记双描,不似鸳鸯相聚。

菩萨蛮

清代· 殷秉玑

田园回首成抛弃。丘茔极目都荒废。有弟未分离。无家只益悲。

逆氛将次靖。末劫终须定。何日共南旋。欣看月再圆。

合欢带 张丽华镜

清代· 殷秉玑

月明飞下瑶天。喜圆晕、尚依然。金粉南朝消欲尽,剩菱花、还伴婵娟。

春山索笑,秋波对语,心事先传。看君王、比肩双坐,桂宫人影如仙。

画楼结绮靓妆妍。是灯前。是花前。一梦繁华酣未醒,早琼魂、化了飞烟。

残脂艳井,清歌玉树,记否当年。照佳人、玉容香颈,可曾还照旧河山。

忆秦娥 清旷阁赏寒月

清代· 殷秉玑

清辉寒。夜深闲煞红阑干。红阑干。似侬心事,宛转回环。

宵如烟。有人相守梅花边。梅花边。好将梅瓣,细数华年。

菩萨蛮 闻霞芝于归,作此寄贺

清代· 殷秉玑

良缘千里丝牵定。客中巧把丝萝订。君子气干云。清操自出群。

绿窗春色丽。眉谱修成未。道蕴解吟诗。玉郎合唱随。

浪淘沙 送春

清代· 殷秉玑

帘外绿阴浓。帘里春慵。风风雨雨梦魂中。睡起不知春已去,一晌惺忪。

去也怎匆匆。何处重逢。落花飞絮各西东。荡漾春愁收不得,付与东风。

买陂塘

清代· 殷秉玑

乘轻桡、满船凉翠,载将明月同去。蝉声唤醒红闺梦,引我花间容与。

天乍曙。浑不辨、瀰瀰万顷湖山路。烟波深处。看架树为巢,结芦作屋,只有老渔住。

看花意,安得与花常聚。芳情领略何许。荷花似与侬相识,隔浦盈盈欲语。

且慢诉。还怕被、闲鸥听去先相妒。重来恐阻。索折取卿卿,携归珍重,付与胆瓶贮。

东风第一枝 春晓荡舟三桥看柳色

清代· 殷秉玑

翠抹妆浓,清灯影瘦,好山迎我先笑。一篙花外轻回,认得去年芳草。

东风破梦,强扶起、腰肢低袅。听杜鹃、频唤春归,不解春归犹早。

须自惜、瘦容婉妙。还自把、黛眉暗扫。嫩阴压住杨花,瞒却燕莺分晓。

漫天飞起,恐竟把、佳人催老。待春痕、它日飘零,只有乱萍知道。

琐窗寒 苔

清代· 殷秉玑

几度春来,连番雨过,旧时庭宇。沿缘渐绿,也有东风吹汝。

傍墙阴、荒寒自怜,落花飞絮都无绪。任空阶长遍,钱钱难买,韶华常住。

闲伫。题诗处。认石上模糊,剥残如许。土花谁扫,一片藓黏孤树。

只残碑、凉露卧烟,碎纹刻净青未去。看红桥、瘦柱波横,碧绣千年古。

金缕曲 秋燕

清代· 殷秉玑

犹记春时节。正江南、落花如画,相逢三月。认得谢家庭院好,一桁雕梁栖歇。

喜春社、当时曾结。转眼年光先已去,看舞残、双剪怜今日。

思往事,共愁绝。

比它消瘦花间蝶。更伤心、乌衣门巷,斜阳一抹。几日深闺无奈甚,情绪何堪同说。

还莫向、帘前嚏嚏。已是飘零如客寄,况凄风、苦雨将催别。

归去也,海天阔。

绿意 山中观绿阴作,调从玉田之名律,则乃遵石帚

清代· 殷秉玑

凭高望极。讶满天黯黯,如幄深密。四面遮阑,不是浓云,岚光万里都湿。

东风葬了飞花后,又那有、残香收拾。剩夕阳、一点孤红,化作乱山重叠。

犹记寻芳到此,好春正冶艳,游逐蝴蝶。一径穿来,如雨如烟,罨断天涯行客。

何曾罨断天涯路,莫说起、落红凄绝。怕再来、连叶飘零,更是可怜时节。

长亭怨慢 夕阳

清代· 殷秉玑

看一角高楼红晕。望断遥天,画栏偷凭。柳外长虹,艳魂早已化秋冷。

落花三径。吹不去春风影。万古此茫茫,算多少英华消尽。

重认。已孤村不见,只见远山明净。几番雨过,又小小新蟾相映。

最愁是、一纤匆匆,共荒渡、片帆刚趁。正鸦背归来,馀恨人间犹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