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台中人士 其二

清代· 姚莹

昔贤清节恐人知,后世徒工作茧丝。百姓可真无疾苦,一身何必计盈亏。

醵金父老偿官急,馈米胥徒感旧悲。输与百钱相送别,高风吾已愧当时。

病中作

清代· 姚莹

六州铁铸此生错,百炼钢为绕指柔。稷下更无驺子说,梦中犹作杞人忧。

风催药熟宵馀火,雨带潮寒夏欲裘。海外此情谁共忆,柝声笳吹起边楼。

泰逮内渡抵惠安县 其二

清代· 姚莹

九重宵旰未言劳,几省军储尚驿骚。严谴犹承主恩泽,马声人鬓两萧萧。

酬光律原

清代· 姚莹

君携绿绮琴,坐对春池深。竟日林花落,不闻山水音。

间风通户牖,白鸟下庭阴。我欲询元理,因之识素心。

永福寺

清代· 姚莹

扫地焚香我未能,偶逢胜处觅山僧。钟堂饭罢梦应了,臼米舂完筛不曾。

三日耳聋须竖拂,当时鼻痛误传镫。禅房独自经行遍,惟有铃声是大乘。

感怀杂诗 其一

清代· 姚莹

海外功名泡影如,群公网岂漏游鱼。然明未必都相识,犹有平原待荐书。

留别台中人士 其三

清代· 姚莹

乌山赤嵌两苍苍,鹿耳涛声接混茫。雀鼠未平庭下草,蚕丝难树宅边桑。

绝怜海外弹丸地,独运天南数郡粮。户口日增民利尽,不知藏富几千仓。

得家兄伯符书,言葬事未就

清代· 姚莹

断肠骨肉死生分,哀叫天高惨不闻。偷息为留身养母,买山还葬事贻君。

贫儒岂作三公计,荒殡何艰七尺坟。江海茫茫寒食节,九原无处荐灵芬。

汪雅堂召同张竹虚德生、戴桂山、家晴峰登九仙山,游积翠寺。时雅堂将之台湾,余

清代· 姚莹

西风栏槛雨霏霏,城郭苍茫山色微。江带滩流趋海静,鸟寻村树破烟飞。

诸罗荔熟君方去,投子钟残我未归。寄语同袍群将吏,几时谭笑解征衣。

台湾行

清代· 姚莹

生平常怪方士言,蓬壶方丈瀛海间。谓是大言诳人主,世岂真有三神山?

几年作宦来台湾,东过沧海穷烟澜。扶桑枝红挂朝日,珊瑚树绿充庭藩。

澎湖时时出琪树,高者盈尺声璆然。四时花橤开未歇,夏梅春桂冬桃莲。

长年暄暖无霜雪,老死不著棉裘毡。山中之人木末处,下者亦在苍崖巅。

食无烟火况炊爨,男女赤足垂双环。颁律不到周夏正,岂有隶首穷其年?

洪蒙以来到唐宋,不与中国人通船。汉初尚未开闽粤,此乃荒岛盘云烟。

或者昔人偶泛海,飘风一至疑神仙。愚民自误误世主,妄思人可寿万千。

岂知世果有此境,但无药草能朱颜。若令皇武在今世,不待晚岁憬然翻。

我为此歌传世俗,沈迷聊破千年关。

寄孟涂

清代· 姚莹

自尔春天去,江南又早秋。海云双泪满,边月一人愁。

不分依南斗,偏迟买北舟。无情惟画角,夜夜近危楼。

舟过大黄浦得便风

清代· 姚莹

东风吹我海门遥,十斛蒲帆饱未消。水底怪龙争吐日,天边雌霓急吞潮。

石溪短塔才能见,黄浦来船不可招。快意人生几回事,苦烦昨日住山桥。

关于诗人

姚莹(1785—1853)安徽桐城人,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和,晚号幸翁。嘉庆十三年进士。鸦片战争期间为台湾道,与达洪阿设计击退英军。战后以“冒功欺罔”贬官四川。咸丰初复起用,赴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官终湖南按察使。师事从祖姚鼐,工诗,文章善陈时事利害。鸦片战失败后,寻求御侮之策,著《康輶纪行》、揭英侵藏野心,欲使朝廷戒备。有《中复堂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