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二首 其二

清代· 张祥龄

粉泪滴楼头,流水鸣呜咽。羌笛无端片片飞,千里关山别。

高士古衣冠,独抱孤芳洁。贮得诗囊万斛愁,休与他人说。

谒金门

清代· 张祥龄

灯暗坐,画出愁人一个。茶饭不曾无泪堕,凄凉谁似我。

听尽鸡鸣不寤,拌把人儿不做。玉碎花残今怎过,君怀中长大。

清平乐

清代· 张祥龄

燕梁私语,苦恋双旌去。非是故人拦马住,翠黛乱遮行处。

汉台风暖花飞,画堂昼永春晖。虽是皇恩不许,郡人总望公归。

前后蜀杂事诗 其六

清代· 张祥龄

七里亭前拜魏王,卖来阿魏与唐庄。长安三赵村前月,冷照王家十八丧。

破阵子

清代· 张祥龄

织女那愁河汉,班姬不怨秋风。醉后玉钗敲几股,舞罢真珠扫一丛。

浅妆嫌粉红。

怯病渐辞樽俎,贪欢爱理丝桐。无限昨宵恩宠事,都在人前一笑中。

泪笺封几重。

西江月 于湖韵答少谷

清代· 张祥龄

为甚侯封万里,何须药捣千年。云英分载绿蓑船,风紧杨花扑面。

半卷兵书已矣,一篇酒颂依然。胡麻应熟白云天,留得桃花几片。

小重山

清代· 张祥龄

愿送人行扇早歇。征车门乍到,又心怯。关河万马旧曾阅。

从未见,这凄恻情节。

截得寸肠绝。盈腔心似火,顿成雪。今生要见怕虚说。

真舍得,台上昨宵月。

踏莎行

清代· 张祥龄

自恨眉娇,谁怜腰细,梦魂万里随鞍辔。销愁强饮酒千盅,不期到眼都成水。

红叶题笺,茜纱封泪,灯花剔罢熏笼倚。三更犹自望羊车,黄昏早过宫门外。

前后蜀杂事诗 其七

清代· 张祥龄

满地杨花暮雨时,无人复唱柳枝词。秋坟古木宣华苑,夜月楼台鬼唱诗。

忆秦娥 石湖韵

清代· 张祥龄

谁敲缺,不留半个天边月。天边月,嫦娥纵在,鬓应如雪。

泪痕添做流泉咽。冤禽怨是何人结。何人结,栏干转角,孤帆天阔。

壶中天 石帚韵再答少谷留别

清代· 张祥龄

故山抛却,把南花分做、荆台仙侣。斜日照残楼外柳,柳外青山无数。

绣户春灯,画罗秋扇,泪点吹成雨。兰成已老,断肠难写愁句。

薄暮千叠阳关,梅花片片,分散长安去。早是客怀无著处,空望烟波迷浦。

鸥梦三生,蝶魂孤枕,留也无人住。栏干几曲,大堤南北分路。

前后蜀杂事诗 其八

清代· 张祥龄

常让官家第一筹,画楼忽命撤浮游。殿前名马亲王赐,传说君王不打球。

关于诗人

张祥龄(1853—1903),字子苾,四川汉州(今德阳广汉市)人。以拔贡身份选送成都尊经书院,即有诗名。后侨居江苏,与吴中名士结词社,又以词名。曾任陕西怀远知县。今从川大图书馆得《子苾词抄》,知其词多半为和作(包括和古人),又喜与人联句,习气如此。诗则取前后蜀诸咏,盖尊经书院月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