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徐搢珊
秋虫唧唧傍寒窗,一点清灯耿夜釭。无限清愁来眼底,月临霄汉露横江。
独步西园兴味长,先生最爱菊花香。黄花从此无知己,三径秋来亦自荒。
书斋新种两三花,无限春光拂柳衙。喜煞邻家一幼女,隔墙偷看手先遮。
民和又喜值年丰,一片春光锦绣中。歌管楼台深巷月,伶人高唱大江东。
池沼全无水半瓯,高乡遇旱更堪忧。连年有蓄犹无患,那晓连年已歉收。
异流自古本同源,柏翳流风今尚存。派自河南南渡别,家居绮北北湖村。
何堪数典忘先祖,夙赖遗徽荫远孙。二十馀传成钜族,人丁益较旧时繁。
三分鼎峙国无孙,七级浮图今尚存。自下升高梯有级,由中望外壁悬门。
上层已历云堪驾,绝顶先登斗可扪。欲问前朝兴废事,塔巅古佛竟无言。
深宵萤火正低昂,喜煞儿童扑取忙。撤夜荧荧明不灭,宝珠一粒赛宵光。
此石曾为名士求,岂容溺器漫相投。沈沦孰雪从前耻,蹧蹋难消此日羞。
相马不能逢伯乐,登龙何自识荆州。我今置汝南窗畔,夜夜文光射斗牛。
生理全无奈若何?木棉舣向外洋多。闾阎受尽无穷祸,苦煞贫家老太婆。
不嫌烈日挂中天,各执连耞竞向前。打罢一身汗如雨,乘风争立柳阴边。
悲闻江上雁声残,袖掩双眸泪暗弹。霜信未经先折翼,不曾入耳已心酸。
徐搢珊,字式如,号筱湖,诸生,著有筱湖吟稿二集。民国卅一年由紫云文社印行,为文坛所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