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黄毓祺
冥心不共世低昂,白露凄然水面凉。乞与锦袍空错落,无人识得老佯狂。
孙拯下狱吏,拷掠极百千。两踝皆骨见,终讼机云冤。
君何不爱身,拯也叹仰天。陆君世奇才,吾蒙知爱偏。
义不忍相负,一死分固然。卒以三族殉,无救于平原。
古今事势殊,所全有大焉。要之烈士心,千载常相关。
塔顶草茸茸,有如发不剃。原是螺髻塔,是以现螺髻。
当闻酒仙语,爱酒不愧天。胡为群仙谪,一往八百年。
带甲纷纷正满天,定中何故忽飞翻。漫寻野鸭桥边鸭,莫听青猿洞口猿。
调众五千犹可事,得人一二最难言。巾瓶日夕閒来往,珍重眉毛与结冤。
萧然暂对破人颜,一卷茶经紫翠间。纵使秋霜鹰爪健,何如此种意閒閒。
我来怀古只悲凉,目断金台何处黄。一夜天阴风雨湿,犹闻死马哭昭王。
珍重侍中血,溅衣勿浣也。孝惠且知之,何况进此者。
今人多泰准,七尺肯轻舍。安危难可期,所恃有佳马。
悬崖绝壁间,踞地有如此。汝若解翻身,是名真狮子。
休嫌不捕狸,局足巉岩下。见说死猫头,无人能著价。
冬心寥落向谁论,雅正斯为独立人。不见疏疏三两蕊,群花塞默少精神。
此花不愧浅深红,得性那能与俗同。他日倘寻高士传,相逢只合唤黄公。
黄毓祺,字介子,天启元年恩贡,性孝友,慷慨负奇气,于学无所不窥,忧时感事发于诗。与弟毓礽知名于里。乙酉之变,投笔勇赴,城破卒于狱中,年六十一岁,邑志忠义传,著有古杏堂集、大愚老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