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李雯
风生云袖,袖底蛟龙骤。一幅嚇蛮书在手,正是护花星斗。
朱旗远望潼关,麻鞋踏上青山。且看锦囊飞度,便教红线周旋。
栟榈春锁上方清。身在慈云,心对愁城。觚棱西下见娉婷。
记得香阶,细雨声声。
玉女传言此最能。曾整兰衾,也抱银筝。欲将心事托卿卿。
应是多情,莫道无情。
香闺夜警秋风度,青砧冷落梧桐露。淡月白离离,看人欲捣衣。
犀瓯香茗洁,无意尝兰雪。玉杵不曾鸣,谁听肠断声。
斗帐欲温香,池水冰纹楼上霜。半亸绿云无意绪,思量,翠袖深深玉指长。
斜日又西黄,匼匝银屏小洞房。折得梅花和影瘦,凄凉,帘外风高断雁行。
常被五更钟,惊梦回空。枕痕轻晕冷金虫。不许愁人眠不起,窗外梧桐。
镜里惜芳容,晓日胧胧。绿沈庭院鸟啼红。淡画春山垂粉泪,滴与芙蓉。
惯消玉腕镂金钏,细数佳期春半。墙外风筝云里断。
樱桃花下,秋千红索,整个閒庭院。
无凭无准青禽翰,愁雨愁晴芳草岸。常锁葳蕤春不管。
施香小鸟,伴人憔悴,学语低声唤。
白玉堂前芳草歇,赋尽江郎别。双鱼谁寄锦书来,正是满函清泪向人开。
浓愁细数相思字,检物经人意。娇心更在不言中,珍重窄衫兰麝散秋风。
好浥清丝绢,轻摩碧玉枝。秋来犹有绿阴时,香袖镇相依。
洗却风中泪,将为月下期。冷閒心事小鬟疑,应有玉人知。
凉雨似新秋,帘卷湘波不下钩。看尽青山和黛湿,新愁,压下云屏角枕头。
常把带围收,银蒜低垂宝篆浮。暗数松儿人不见,凝眸,浓绿阴阳燕子楼。
钗头玉,常自伴香云。灯晕奄奄成小睡,醒来犹未脱罗裙,月影正中分。
闲消闷,刀尺与炉熏。宝帐空垂连理带,香衾慢叠舞鸾纹,玉漏夜深闻。
湖上清阴明灭,燕子掠波飞贴贴。好风轻送木兰舟,芳草合。
芙蓉叶,横翠落霞红未歇。柳外斜阳移粉蝶,风景教侬无处说。
嫩凉微酒薄更衣,云际月。人天未,愁到青山三四折。
新丝轻染石榴红,虹挂小窗东。淡烟深柳晚来风,结伴采芙蓉。
毂纹细浪牵花桨,双鹭下、绿水摇空。藕花裙湿鬓云松,人在落霞中。
李雯(1608—1647)明末清初江南青浦人,字舒章。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