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李雯
满眼落花红,双燕多情语汉宫。一代风流千古恨,匆匆。
尽在新蒲细柳中。
桃李怨春风,玉笛吹残看塞鸿。一枕邯郸无好梦,朦胧。
教人莫唱大江东。
浅碧柔黄玉颗长,倩人垂手入兰汤,温存心性怎禁当。
方束素时纤指滑,欲缠绵处粉襟香,为谁无语在匡床。
鹊噪檐牙,泥金字肃,先写宁家。特为多情,人宜待月,宫近司花。
欢容微靥朝霞,怀袖里、沉吟看他。杏雨蒲风,惹人萦系,最是宫纱。
微翻朱火暖金猊,绿烟斜上玉窗低。龙香透、云英薄,近流苏、常自整罗衣。
轻分麝月指痕齐,博山馀篆润丹泥。只赢得、笼儿热,但灰成、心字少人知。
绿阴掩过屏山叠,玉子弹棋浑倦歇。碧绡正好贮行云,花骨闲支随梦蝶。
流黄水簟冰肌贴,午院亭亭兰气彻。半钩罗袜笼湘裙,疑是纤纤波底月。
花岛沉红,香溪绿染。无端啼破斜阳岸。王孙春草遍天涯,凭君一语频频唤。
五月江深,三更月半。相思一夜惊千遍。有情莫向异乡啼,飞归巫峡何曾远。
茉莉微含香乳,红蕉半吐腥唇。窄衫不耐砑罗新。
轻分莲瓣子,暗卜意中人。
洗发金盆碍月,擎桨犀液凉心。鸭阑庭畔每逡巡。
玉簪黏粉露,丹鸟上承尘。
葳蕤金锁启春风,人在明月中。那时相见,犹将罗袖,半掩芙蓉。
鸾衾整顿和香屑,温玉小窗东。端详此际,星眉微敛,蝉鬓初松。
墙角清阴花月静,一联秀句双成。不须红叶更流情。
风吹修竹响,传得凤凰声。
好影隔来心自语,碧云细点春星。小桃枝下听分明。
消魂酬五字,清露越三更。
千山梅雨歇,翠微里、冉冉碧云归。想煮兰庭户,吴天平暖,罢蚕时候,越岭低迷。
凭栏久、朱霞明粉壁,黄鸟度新枝。看水散荷珠,暗成别泪,笺余蕉叶,写起相思。
登楼携手处,常牵惹最是,珍重声迟。为数几围明月,应问归期。
念湘竹帘中,半残桅子,海棠阶下,细点萤儿。好个恼人天气,独自难支。
蜂黄蝶粉依然在,无奈春风改。小窗微切玉玲珑,千里行尘不惜牡丹红。
西陵松柏知何处,目断金椎路。无端花絮上帘钩,飞下一天春恨满皇州。
昔时曹子建,封邑在东阿。旷代无祠庙,空山对女萝。
角弓愁势险,玉食恨才多。《小雅》斯人志,因风发浩歌。
李雯(1608—1647)明末清初江南青浦人,字舒章。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