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李雯
漫说海榴开遍了,怎无缘、玉山一倒。写破狼毫,题残蚕纸,总为愁人道。
庭院深深晴昼好,奈相思、梦儿不到。反插牙签,倾倒花里,只是闲烦恼。
朱阑暮,点点动春星。来近灯前常黯淡,去时花下忒分明,曾伴玉人行。
迎风度,斗帐见盈盈。待得月华分一照,也随珠露湿三更,遮莫上银屏。
惨碧愁黄无气力,做尽秋声,砌满栏干侧。疑是纱窗风雨人,斜阳又送栖鸦急。
不比落花多爱惜,南北东西,自有人知得。咋夜小楼寒四壁,半堆金井霜华白。
别馆青桐,雕阑紫萼,晓梦添愁无数著。捲帘吹入南风雨,推窗惊起西飞鹊。
女萝丝,落秦草,相牵缚。黄蘖岭红日落,翡翠阁中罗襟薄。
欲语先教心绪恶。那时催促灯前影,今番冷淡花间约。
五更鸡,三更月,难忘却。
蝶粉黏花菂,桐泪沾帘额。罗衣浑不整、难消息。屏风数尺,疑有云山隔。
凭著青鸾翼。月影通廊,那回相见加密。好天良夕,一别真轻掷。
但有金缕枕、馀香迹。碧云何际,照那人颜色。无语深相忆。
得来时,有个梦儿成匹。
四围山色新安路。溪滑云深,唤起离人绪。点点黄梅天上雨,五更湿尽相思树。
飘飖已作浮萍侣。角枕蓬窗,无计推愁去。石上菖蒲长几许,梦回香阁逢端午。
杨柳风吹鬓影,琅玕竹映回廊。半叠屏山千里隔,琴心只傍西厢。
今日求凰司马,几时跨凤萧郎。
膝上情传玉轸,花前泪浥香囊。靠损冰肌双跳脱,不知月过东墙。
唤起两边幽恨,何消一曲清商。
素手深知花重,罗帏更耐香寒。玉笙吹彻暮凭栏,消得春风一半。
淡月黄昏常待,清霜晓梦无端。水晶帘外影相看,不被红云遮断。
半枕催寒更漏雨。夜合香开,初试闲愁绪。好梦醒时惊鹊语,纤纤又湿梧桐树。
越水吴山情几许。翠幕烟波,不见花飞处。怕向西陵闻杜宇,空庭依旧苍苔暮。
云鬟素袖低,口齿清如雪。不异沈郎腰,为卿更深折。
恖恖姓字通,草草生辰说。凭将连理心,寄与丁香舌。
粉席迎凉,彤云送暑,晚风初度红楼。玉炉香篆,彩线络琼钩。
露脚斜飞鹊羽,明河泻、淡淡清流。中宵静、黄姑织女,又值一岁秋。
悠悠。看此夜,方填银浪,旋解星裯。渐月迷津渡,双盼难留。
虽是人间天上,离别处、一概都愁。穿针罢、蛛丝未断,闲整玉搔头。
春暮。烟锁垂杨,未断清明雨。螺盒数红儿,兰露调云母。
闷闷腾腾,慢看风絮。任送暖、添寒无绪。十样眉峰遍描许,不似张郎妩。
李雯(1608—1647)明末清初江南青浦人,字舒章。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