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春寒一首

清代· 李希圣

花事今年概可知,柳青桃碧有兴衰。短萧横笛夜相向,紫殿红楼春正悲。

旧燕去还留后约,新鸿来欲负前期。单衣试酒心情减,怕说鸾镮拾翠时。

咏史 其二

清代· 李希圣

民力中原已不支,诛求入骨恐非宜。西园自议葡萄价,南内方催芍药词。

李广一钱应未值,陈平六策本无奇。山东大贾真痴绝,心计区区到鹿皮。

中兴一首和广雅尚书

清代· 李希圣

艰难又见中兴年,五胜临朝尚俨然。上相自求王导节,深宫新赐邓通钱。

贾生三表真何益,夷甫诸人太可怜。父老极知哀痛意,白头流涕诏书前。

海上晤葛侍郎宝华连日谈西安事临别有赠

清代· 李希圣

去住无消息,传闻有是非。艰难天险在,予夺圣心违。

驿路梅花发,官筵苜蓿肥。孤臣中夜泪,沾洒向征衣。

袁总督电奏有大祸将临语闻而感赋

清代· 李希圣

事过方知大祸临,君臣相对但沾襟。死棋著著犹堪覆,长夜漫漫直到今。

三户亡秦那可得,诸公误国是何心。当时痛哭书还在,吞炭年来口已瘖。

为杨筼谷比部题其大父永青先生蓉峰采药图

清代· 李希圣

天宝诗人衣见胫,老向长镵思托命。江东处士顾圭年,饥啖蒺藜忘肉茗。

诸公自羡大官羊,物外仍寻辟谷方。坐对兹图三叹息,强起题诗惭笔力。

骑牛老人呼不还,写入郭熙春雨山。比部风流竹林阮,祖德留遗今未远。

我衰多病非苦吟,山雪堆门三尺深。长安车尘梦濠濮,径欲从公采黄独。

山中或逢泌与良,调停骨肉神惨伤。世事如今更枯朽,君纵多才难著手。

送刘幼云编修南还省亲

清代· 李希圣

草长花生莺乱飞,禁城寒尽送君归。故山芝朮春应熟,今日朝廷计已非。

蠢蠢辈流殊可惜,茫茫前路欲何依。浔阳郭下江如练,留取京尘上綵衣。

登陶然亭作

清代· 李希圣

辽左城门昼不开,先朝文物半烟灰。山中老将乘骡去,海上遗民化鹤来。

江统徙戎非至论,范雎谋国本庸才。神州祗在危栏外,白草黄云尽可哀。

后春寒一首

清代· 李希圣

迟暮伤春怀百忧,隔年消息苦淹留。东劳西燕空相见,万草千花尽欲愁。

何日箧中求故扇,有人天际望归舟。乱离王粲今头白,懒上层楼赋远游。

咏史 其三

清代· 李希圣

江左长城祗自摧,咸阳一炬总成灰。噬脐事业无生气,尝胆君臣愧霸才。

西极未闻天马至,故宫先唱野鹰来。边愁不到芙蓉苑,过锦新闻寿宴开。

题章价人铜官感旧圆补

清代· 李希圣

旌旗照水如火红,鼓声直挟江流东。督师矫矫人中龙,马蹄欲踏吴门空。

三年坐待桑田变,试手韬钤万人羡。纶巾儒服本风流,岂意虚摇憔荣扇。

兵家形势太无凭,咫尺江湖一掷轻。国士恩深惭报称,天高不肯照精诚。

猩猩啼烟鬼啸雨,千载冤魂相唤语。回首苍梧云正愁,孤臣欲作湘累死。

文藻江山已不存,何人偏解续招魂。高唐置酒论畴昔,一蛇在野龙在门。

半壁功名何草草,健儿散尽遗民老。岂知成败本由天,书生苦说封侯好。

月落潮平又一时,至今乌鹊尚南飞。行人莫问当年事,乱后青山有是非。

关于诗人

李希圣,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