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虎门

清代· 康有为

粤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斗事何存。
至今遗垒馀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

灵光寺

清代· 康有为

雪塔明初日,皑皑压翠微。
筑池因涧壑,开馆入郊畿。
岩岫丹为壁,云岚翠上衣。
买山未成隐,怅望倚郊扉

秋登越王台

清代· 康有为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
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 其六

清代· 康有为

中旨纷纷下,红巾奖义民。
兜鍪戒胡服,枪炮复华人。
白简惨遭戳,黄天诩有神。
真成一敌八,旧党计何新

秘魔岩

清代· 康有为

余本栖霞者,卢师学大丹。
秘魔岩下路,翠袖拂云看。
山荔石楼结,海棠秋馆残。
遗碑披藓读,天宝字斑漫

蝶恋花·记得珠帘初卷处

清代· 康有为

记得珠帘初卷处,人倚阑干,被酒刚微醉。
翠叶飘零秋自语,晓风吹堕横塘路。
词客看花心意苦,坠粉零香,果是谁相误。
三十六陂飞细雨,明朝颜色难如故

庚戊三月二十七日阅报有作

清代· 康有为

破瓮顾何益,临崖足久垂。
勒严背水阵,超轶乐天思。
身病得心乐,途穷入道资。
人天游戏久,成坏亦何悲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 其七

清代· 康有为

国土同孤注,君王类置棋。
金轮篡唐日,叔带乱周时。
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
人谋虽欲盗,天命岂能违

天竺寺

清代· 康有为

万山深碧里,天竺数重回。
落木秋峰见,分香山市开。
凄凉宝掌寺,零落客儿台。
只有钟声咽,三生又再来

君士但丁有遗殿户牖尚存屹然高十丈其制摩色金盘甚丽多其遗制吾曾购得之

清代· 康有为

君士但丁帝,雄姿不可方。
丹青有遗殿,户牖半颓墙。
三国归灵统,东都辟矞皇。
金盘摩色丽,摩抚起苍凉

由明陵出居庸

清代· 康有为

镝弦老死不闻声,身是渔阳戍卒营。
胡妇琵琶傅大漠,并儿敕勒倚长城。
帝陵千嶂秋盘马,玉塞平沙晓阅兵。
百里盘崖红柳路,骑驰到驿月微明

出都留别诸公

清代· 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关于诗人

康有为(1858—1927)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