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陈宝琛
黄屋尧心本不期,诸酋自亦置如棋。何辜世竟沦重劫,未死谁能刬积悲?
几日钧天馀恍惚,当时孤注固然疑。一编传信烦追记,委折微君恐鲜知。
脩髯丰颊怪涪翁,闻说年来得一雄。千里楚云宁料及,传观颜色一樽同。
开眼见杲日,出门愁飞埃。冬晴气爽况春旱,夏潦秋涨将何哉?
前者不归后且来,娶妇生子死便埋,嗟而岂若贪殉财?
无田可耕乃至此,时节先垄宁忘怀?积赀难餍乡里望,有吏如虎胥如豺。
中伤不售恣剽劫,要赎殃及坟中骸。令君见惯厌雀鼠,循例批答谁亲裁?
部文宪檄只益怒,上吁无雨空闻雷。一廛异域岂得已,邦族欲复心滋灰。
流人幸蒙圣主念,傥置一吏贤且才。护商万国有通则,行见同轨滇边开。
梦想僧房菊,频来赏拒霜。花如人半醉,亭在水中央。
变灭元空相,萧条剩晚芳。独应挥尺涕,还嗅野梅香。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