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燕

清代· 陈恭尹

封侯重颔黑衣袿,锦臆如花剪尾齐。岁岁自来蓬户里,双双飞出柳塘西。

清秋别我知何去,旧垒归心想未迷。郭外沃田抛弃尽,不忧无处觅春泥。

送姚上宁归潮阳

清代· 陈恭尹

洗后高桐不染尘,小池西畔草如茵。十旬积雨愁嘉客,两度离家愧主人。

龙剑飞潜原有数,马翁得失孰为真。三年看尔冲天羽,万里抟风慰老亲。

题家相如小影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庭下闻诗共稚年,白头频见变沧田。浴沂春服依然在,不为方袍学说禅。

闰七夕次和王惠州子千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只道南山赋殷雷,谁言天上也相催。都将乌鹊年年事,欲共蟾蜍月月来。

三匝渐看依树绕,一钩直似学眉裁。星辰聚合寻常有,儿女西风莫浪猜。

晚饮湛用喈双峰阁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清代· 陈恭尹

秋月已向尽,篱花黄几枝。北风昨夜吹木叶,一一飞度楼南池。

登楼旷望见千里,廓落天围净无滓。海色为霞树外明,双峰如黛空中起。

龙鳞相比万室开,中有甲第排云雷。君家尚书明绝学,自堰长江筑钓台。

闻孙复得任公子,手探骊珠来赤水。再献君门虽未售,南琛何患无知己。

塞鸿摇曳向南声,行子迢迢更北征。居人次第起相饯,青衣十五调鸣筝。

饮君酒,送君行。中路秦淮雪正霁,到日长安花始明。

长安虽乐未西笑,因忆程生最同调。风雅曾深海上期,声华早擅中原妙。

别来五载音问稀,芙蓉阙下振朝衣。凭君为寄长相念,便理云翰追逐飞。

送陈六箴州佐摄篆永安

清代· 陈恭尹

宦途难得是闲身,暂借弦歌百里春。僻县最为无事地,深山仍作著书人。

蛮夷大长龙川迩,春睡先生鹤观邻。往迹未应无慨叹,新诗遥为阿兄陈。

林叔吾六十次己未韵寿之

清代· 陈恭尹

祝君昔何所,计月百六十。不谓生初年,循环亦俱及。

春从笑语深,霜自须眉入。天地已惊雷,龙蛇未离蛰。

寄此一篇诗,茫然百忧集。想见举案间,当欢或成泣。

有兄共白头,有子幸能立。此外复何求,一觞聊自执。

溟鲲易变化,隙驷难维絷。蟠溪有钓叟,老见干戈戢。

君家有林类,百龄歌且拾。穷通理若何,仰视天如笠。

海珠寺谒李忠简公祠追次先府君韵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谁移古寺到波心,往哲遗踪竟至今。珠号摩尼从佛得,江浮明月正东吟。

一丘偃盖情何远,半壁河山泽尚深。四百馀年存俎豆,清风犹自满双林。

送潘涵观之高凉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黄花新后紫梅新,送子扁舟正小春。三万六千过已半,东西南北倦游人。

次和严藕渔宫允南归述怀四首 其四

清代· 陈恭尹

客程能许几时留,缱绻中来不自休。数月为开栽菊径,两旬相并看梅舟。

龙蛇君是东方朔,款段吾从马少游。爱此清篇聊属和,未堪传向凤池头。

九月晦日同王惠州王础尘连双河诸公集石公精舍送秋同限蕉字松字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黄花开尽转无聊,处处园林战绿蕉。顿觉朔风凝玉露,不知明月变凉宵。

郊西满目登新稼,物外何人识后凋。想到北庭冰可折,最分寒燠是今朝。

赠秦番禺子芳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疏壑行趋暖,新苗渐得霖。俗依仁政久,春与县花深。

家学时光大,君恩日照临。即看徵卓鲁,绝胜贡璆琳。

关于诗人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