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秋谷自潮州至即归其乡诗以送之

清代· 陈恭尹

春来望尔海东头,及到翻成送去舟。岭路过时梅未摽,乡园归日麦应秋。

地留胜迹供高咏,天放闲身作远游。九土芒芒行已半,后期相对又何州。

以端溪水岩小砚寄戴观察怡涛系之以长歌

清代· 陈恭尹

昔人只重端溪紫,今之水岩胜于始。始犹所采皮肉间,山骨琢尽兹其髓。

一阳生后天益寒,牂牁江落风林乾。崖枯峡浅洞门出,中有积水蛟龙蟠。

良工斤斧重泉下,石室无光朝亦夜。千枝列炬照人行,万指悬壶向江泻。

金钱之费日不訾,冬春之际能几时。瑕瑜况复不相掩,非具大力安能为。

崇祯之中熊开府,迩者名藩亦时取。后先疏凿分东西,文采精华并千古。

往时蕉白称极佳,今人指点寻青花。以兹相石亦未尽,必有生气如云霞。

拊不留手柔无骨,墨质愈坚磨愈发。宋坑宣德虽尚存,粗则伤毫细则滑。

伯乐一顾冀马空,世间所患无追风。寄公一片虽小品,由来亦自蛟龙宫。

茆斋久伴书生穷,咿唔吟啸不可终。去兹卑陋依尊崇,使君声韵如钟镛。

挥毫落纸生蜺虹,况今持宪出乘骢。秋霜春露一言中,非汝孰与成厥功。

呜呼,挽回造化良不易,补天亦属人能事,五色之石将无是。

徐戢斋君侯寿日未能躬祝追忆昨月扁舟奉晤于双塔松桥之间作诗奉寄

清代· 陈恭尹

岭南梅放独先春,每见梅花是寿辰。堂上未能称绿酒,塔边长记奉朱轮。

重重茇树仁声远,处处舆梁惠政新。幸傍乐郊存隙地,扁舟终拟作渔人。

题八骏图

清代· 陈恭尹

日行三万力何长,博得瑶池一夕觞。画谱至今图八骏,史书空自笑周王。

题忆雪楼江山无尽图送紫诠王使君之官川南次留别原韵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移家暂寓虎踞石,门巷复见乌衣王。雏凤长鸣协钟吕,宏音亮节皆琅琅。

东西各驾青雀舫,山水收以古锦囊。巫山之高不可极,长江之水难为量。

悬帆今月已春暮,计程到日应秋阳。送君不妨屡水宿,几人同卧舟中床。

问年我已逾耳顺,将髭君亦添新霜。九州宇宙本窄狭,后期未可云渺茫。

将寻幽约指吴越,更揽宿莽过沅湘。待君旌节自蜀出,玺书惠下云天长。

新篇不厌读数回,老脚尚可同趋跄。且题此卷作后验,恍如身复当楼窗。

迷濛远近翠欲滴,不辨扬越并燕梁。高歌激昂以赠我,平生意兴因飞翔。

安得如鸟有羽翼,从君唱和逾三泷。

李华西司马招饮郡斋赋谢

清代· 陈恭尹

五羊城里枉过从,帝里归来此再逢。几案纷然开万轴,郡斋闲甚对诸峰。

公馀自酌唯杯水,客至何劳命酒钟。犹带凤池高格在,李膺门地本名龙。

秋行四首 其三

清代· 陈恭尹

旧宫荒草何处,莫日芦花系船。渔子数灯归尽,江潭一雨萧然。

赠岑梵则

清代· 陈恭尹

江乡深径引茅茨,十载无忘独到时。高柳秋阴笼日薄,小堂寒磬出花迟。

丹砂不秘还童诀,白发尤工幼妇词。今夕三城笑相看,先生如旧我长髭。

送李华西太守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归去人皆惜,歌声满峡中。吏才推悃愊,文体仰宗工。

不以和伤介,能将雅变风。一时诸五马,德重总输公。

赠别陈岱清司李

清代· 陈恭尹

旌旗集枉渚,舟楫辞河湄。玄冬首北路,白日方南驰。

霜江无浊流,落叶纵横飞。扬越非殊乡,山川中间之。

离别忽千里,浩歌临路岐。

送王立安归都门

清代· 陈恭尹

细雨乍过春花燃,金台归客扬金鞭。停鞭下马入揖我,虬须飞动东风前。

长身玉面年殊少,直上彤墀应新诏。丈夫出处合有时,看尔昂藏岂常调。

田盘山下好林皋,贤人隐处德星高。八龙二方侍左右,文若长文即尔曹。

自到炎州供子职,省觐频年南复北。尊君五马驻罗浮,近复双旌向梁益。

川南路比岭南深,便拟轻装度翠岑。命儿将父劳臣事,中路留家久客心。

天涯此别期难定,聊作枯吟为君赠。千秋志业尔自期,白首蹉跎吾善病。

梁叠石以八仙寿图索题云王青萝先生所遗乃祖者也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一翁含笑八仙看,绢素云生蠹蚀残。老笔苍凉书寿字,至今馀墨不曾乾。

关于诗人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