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潘涵观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室迩人犹远,心亲迹未疏。每因公事出,必过野人居。

腊酒宜延寿,春风渐逼除。知君终晚达,消息在生初。

走笔送沈山隐

清代· 陈恭尹

本为能赋客,书剑亦从军。近逐随阳雁,天边恋旧群。

五车梁惠子,八咏沈休文。好到京华日,题笺寄白云。

又叠闲字韵四首送李宫詹山公归都门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史馆清华未是闲,衮衣何幸在东山。雕鞍晚觅菩提寺,彩鹢朝移荔子湾。

得御名流盈座上,著书关令候行间。皇华使命殊三晋,不向诸侯问玉环。

次韵答罗浮山因柬其舅汪栗亭其叔罗廷锡

清代· 陈恭尹

清论应为第一流,禅林相见晚山稠。文章自许藏名岳,姓字偏宜纪石楼。

旧好情深劳远梦,新篇佳绝想前游。知君宅相渊源在,南望同悲宋玉楼。

夜发甘竹滩

清代· 陈恭尹

滩头潮落树昏昏,夜半移舟出水村。一渚暗云迷大雁,片帆春雨下江门。

愁来每失芳菲节,老去多惭父母恩。明日冈州花下醉,此心持与故人言。

上巳后一日王孝扬将军招同张桐君梁药亭屈翁山张超然家献孟集倚剑堂时牡丹盛开即事分赋

清代· 陈恭尹

折简相招路未遐,群贤毕至兴弥嘉。春风好续兰亭会,南国今开洛下花。

戏彩衣边疑舞袖,惊人诗里见馀霞。明朝定有江郎笔,传出山阴内史家。

送高少府

清代· 陈恭尹

板舆遥向帝都回,远送于南彩鹢开。秋月上弦沧海外,西风行部峡山来。

雁行比翼排霄汉,菊蕊延年入寿杯。白首狂歌杜陵老,题诗唯羡达夫才。

白云泉

清代· 陈恭尹

客有清秋约,泉来第一峰。涧中分夜月,铛里沸风松。

淡发茶香远,寒消酒力浓。寻源知不近,明日更扶筇。

赠武笔山父母

清代· 陈恭尹

秦关百二倚天开,间气钟为不世才。已骋奇谋平蜀垒,更悬高价上金台。

文章传诵都人久,爽气新随驷马来。白首青门种瓜客,快看甘雨下蒿莱。

纸窗

清代· 陈恭尹

虚牖任风行,灯摇坐不成。谁开一匹练,似得数重城。

自鉴呈身影,孤吟聚正声。古人于视听,毋取太分明。

为李立斋题其尊人茂林先生像

清代· 陈恭尹

冠履非畴昔,丰仪尚俨然。凤池身拜日,鸠杖独归年。

笔下啼山鬼,诗成泣蜀鹃。开元旧供奉,原是李青莲。

得梁药亭燕台书因怀石埭之行

清代· 陈恭尹

国门三献玉,岐路已沾衣。复铩双鸾翮,居然后雁归。

乘风潮荡漾,临水叶翻飞。牛渚高吟夜,相思方掩扉。

关于诗人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