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伟公举子

清代· 陈恭尹

照乘明珠出海波,同人无不为君歌。诗书有此真堪托,清白遗之亦已多。

犬子文章终喻蜀,凤雏毛羽合巢阿。而翁莫道生儿晚,见尔携孙鬓未皤。

折杨柳歌五首 其三

清代· 陈恭尹

放马在南涧,马嘶时向北。龙出渥洼中,万人皆辟易。

诃林怀古同诸公作

清代· 陈恭尹

粤山自北来,西城势宽衍。阛阓百万家,中有梵王殿。

雄风固所存,古色不自炫。遥遥三千载,春光递流转。

曾是虞翻宅,昔为赵佗甸。九州不一姓,兴废如邮传。

如何一塔地,独使卢能擅。须发彼所捐,宝之若旒弁。

至今菩提树,根基互相禅。中心半枯朽,万叶犹葱茜。

佛法始东来,经纶多纠缠。宗风振自兹,宇内为一变。

继以首楞严,羽翼相后先。奇文阐妙义,笔授留遗砚。

乃知最上乘,枢纽存斯院。镇以铁浮图,千佛皆身现。

干霄七层起,锢地重台奠。锡以罗汉画,神彩流唐绢。

听法有睡猿,拥彗向人面。访古驻干旄,开轩极流眄。

行厨具尊酒,老衲供茶宴。集木啭黄鹂,拂池度双燕。

朱萼槛外明,青峰楼上见。遥钟发暮景,刻漏催壶箭。

车马一分镳,将归有馀恋。

木末

清代· 陈恭尹

芙蓉芳不染,灼灼出清澜。自入骚人赋,真从木末看。

夏秋无异候,醒醉未殊观。莫咏寒山句,寒山本自寒。

送马仲融之粤西

清代· 陈恭尹

天际万重滩,滩边万仞山。山风吹落叶,只在客船间。

多难晦冥日,少年离别颜。倚闾方白发,莫不看刀环。

寄赠卓火传传经堂歌

清代· 陈恭尹

卓侯寄我一尺书,细行小字千言馀。开缄意气溢毫楮,烟云缭绕生吾庐。

鸟翼欲搏南溟浪,剑锋直射牛斗墟。不平之鸣有若此,何况龙光凤彩扬天衢。

伊昔休明代,朝野交驩虞。公卿折节下韦布,草野高谈皆庙谟。

天南地北未相见,一字若得隋侯珠。故家文献今未坠,君门累叶名通儒。

况闻忠烈有令祖,月黑归家夜骑虎。燕山潜邸龙未飞,一流南移真逆睹。

终知神器固天授,不惜麋躯共殉主。文皇儿戏视方黄,独谓先生言可取。

时殊世易三百年,儿孙尚守高曾矩。堂开吴越号传经,四方投赠诗盈庭。

吾闻六经之传有明晦,时晦则晦明而明。壁于秦火出于汉,蝌蚪尽作丝竹声,至今大义如日星。

善传善述必有以,请君为我侧耳听,请君为我侧耳听。

沈左臣惠墨竹赋柬五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一天烟霭何方雨,满径簩□昨夜风。中有高人呼不出,早莺飞处月朣朣。

登合江楼饮王使君南区宝坻酒次坡公韵

清代· 陈恭尹

天地之交何固哉,罗浮一合不可开。高楼西望且招手,四百仙峰云外来。

醇醪足酹江山美,杯杓未终长啸起。登临今昔几千年,坡公犹寓槎江水。

前宵月尽昨宵新,未必今人异昔人。明年荔熟醉何处,为报君家酿老春。

胭脂花

清代· 陈恭尹

非藤非树漫成窠,对节方茎用若何。茉莉丛低推特艳,石榴红缀正相和。

缠绵懒蕊珠须短,澹薄微香粉汗过。不用浪誇颜色好,焉支山下汉儿多。

九日王云庵参戎招集东皋即事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东皋昔是登临地,令节兼逢作赋才。草木始衰吾已老,溪山无恙首重回。

荒台久埽秦佗迹,寝庙仍为汉将开。或重于生今益信,当年弓剑未南来。

喜廖南炜自都门挈家归里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粤台风景尚依希,且向湖边掩竹扉。朔雪渐寒鸿合返,海波曾起鹤先飞。

老妻相伴为游侣,孙子成行着彩衣。四十年来兵燹地,白头如此几人归。

送吴山带北上

清代· 陈恭尹

吴子澹荡人,其性不汲汲。及乎为文章,孤军遂深入。

精思涉混茫,妙语离沿袭。缥缈三神山,飞尘莫能及。

积雪峨眉巅,晶莹照原隰。无意当世知,声名乃遥集。

游戏翰墨间,生机勃然立。适兴一流连,当饥或忘粒。

如何此行迈,风雪趋皇邑。岂无惜别心,白驹勿维絷。

黄金古有台,青紫芥可拾。每爱太冲诗,功成独长揖。

埽石越溪南,为君理蓑笠。

关于诗人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